“有了当年的受阅经历和部队生活,现在不管做什么事情,对自己就有更高的要求和干劲,不管到哪里,都会跟身边的同事拧成一股绳。”9月1日,今年32岁的退役老兵史云鹏说,十年前的9月3日,他作为“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的一员,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
就像他说的,一次受阅就是一生的回忆,从2020年年底退役来深,他凭着自己多年的辛苦打拼,在这里成家立业,扎下根来。
跟他一样,余声聪、廖美龙和李立翔也是曾参加过大阅兵的退役老兵,他们也是带着阅兵训练磨炼出来的坚韧的身心意志,和刻在骨子里的军人作风,尽自己的一份力建设深圳,帮助身边的人。
2015年在阅兵训练场上的史云鹏。
受访参与过阅兵式的60后老兵廖美龙。
当年阅兵的特种兵方队成员,现在的深圳地铁“教头”
今年40岁的余声聪,现在在深圳地铁运营管理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地铁新员工的入职军训和安保员的日常训练。“平时每周一我们都要进行队列军事训练,之前每年都有一两批新员工入职军训,我在部队多年的训练都用得上。”
回忆起十六年前的国庆60周年大阅兵,他记忆犹新——“能入选成为首批公开亮相的特种兵方队成员很激动,当年阅兵训练的要求非常高,刚开始站军姿一站就是三个小时,眼睛直视前方,40秒不允许眨眼,没一会儿眼泪就哗啦啦流下来”;为了练好踢腿、正步走、握枪动作,经常在休息间隙加练,反复拍枪身直到左肩发麻、手发紫;为了纠正自己的罗圈腿,晚上睡觉时还用夹板绑住腿。
“阅兵训练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故事,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苦,流的汗水都不一样。不过,当走过天安门广场的那一瞬间,所有的苦和累都烟消云散了。”余声聪说,2012年转业到深圳工作后,从没忘记当年的阅兵经历。
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前,余声聪(正中间位置)在训练中,一只鸽子飞到他头盔上。
2019年,他被遴选成为龙岗区退役军人宣讲团的一员,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宣讲自己难忘的阅兵故事,“一年要讲20多场,今年8月份我讲了4场。”除了给市民、学生讲课,从2020年加入龙岗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时起,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进社区,上门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兵打扫卫生,给他们理发。
对比阅兵训练的苦,现在的苦不算什么
90后史云鹏对阅兵的记忆跟余声聪一样,苦但值得,“印象最深的是平均十五天磨平一双作战靴的鞋掌,每天五点钟起床,晚上11点钟休息,训练十几个小时。”他说作战靴的鞋底都是钉的鞋掌,每条腿上还要绑3公斤的沙袋,因为反复不停地练踏步、正步走,鞋底很快就会被磨平,磨平后再换新鞋掌,有的战友连鞋帮也磨破了。
史云鹏是2012年9月在大学军训结束时报名参军入伍的,2015年经过层层选拔成为“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的一员时,才22岁。
问他这么苦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全靠意志力,在任务面前只能这样,“训练不仅是对身体,对精神也是考验”,坚持不下去就会被淘汰。
“回想在阅兵村训练的场景,对比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压力,现在的苦根本不算什么。”他说2021年初来深圳找工作,身边没有亲友,一个人不舍得住酒店,自己就吃住睡都在车上,长达一个月时间,“当时都是自己做饭吃,洗漱就跑到公园里。”
找到第一份工作慢慢稳定下来后,他又尝试着创业,跟战友合作办体育公司、办工厂,一步步走来,在深圳买房结婚安家立业,今年即将迎接宝宝的诞生。
退役转业后在深圳工作生活的李立翔。
最难忘训练场上的一句口号: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李立翔也是十年前九三阅兵的一员,“能亲身参与阅兵式,见证历史,是我一生的骄傲,这段受阅经历已深深熔铸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永不磨灭的精神印记”。他说2015年的秋天是他人生的重要分水岭,阅兵训练将军人的纪律性刻入了他的骨子里。
李立翔当年参与阅兵仪式获得的荣誉证书。
来深工作后,他养成了严格遵守时间、高质量完成任务的习惯,凭着这种工作作风,让他赢得了同事和客户的信任,职场和生活中的压力也变得更容易应对。“遇到困难时,我总会想起训练场上那种‘再坚持一下’的信念。”
廖美龙是受访退役老兵中最年长的。他是一名60后,1980年11月入伍,1984年参加了国庆35周年阅兵。“当时我是一名防空兵在校学员,在入学的第二年,刚好赶上了国庆大阅兵。”
“最难忘当年在训练场上喊出来的一句口号: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他说,当年作为炮兵学院方队的一员,到现在为止还感到很自豪。
除了参加大阅兵,令他难忘的还有1998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当年他和战友们在长江大堤上坚守了36个昼夜,荣获了集体二等功。在部队服役了21年后,他转业到了深圳宝安区检察院,在检察院法警队任教导员期间,和同事们一起,将警队打造成为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法警队。
现今廖美龙已退休三年了,回忆起当年的阅兵经历仍倍觉骄傲,他说时光过去41年了,他无悔当年的选择,也为共和国不断增强的国防力量欢欣鼓舞。
(以上图片均由受访人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