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村落到如今“湾区都市核心、涉云产业高地、幸福善治街区、山水品质南湾”,龙岗区南湾街道的发展历程堪称深圳改革开放的缩影。
▲南岭村社区。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记者走访这片25.06平方公里的热土,这里有南岭村“改革开放第一村”的传奇故事,有“云创小镇”的产业升级实践,也有百门前工业区“蝶变样本”的城市更新探索。南湾街道的发展,既是对特区精神的生动诠释,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街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鸭屎围”到“全国文明社区”:南岭村的改革传奇
“在我小时候,我们村四面环山,家门口一大片稻田,都是烂泥路,一下雨就踩很多泥。那时南岭村是房子一间挨着一间的老围屋,臭水沟很多,大家都说我们村是‘鸭屎围’,又脏又臭。”南岭村股份合作公司党委书记张育彪的童年记忆,勾勒出改革开放前这个宝安县小村庄的真实面貌。1978年,南岭村集体资产不足700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全村只有20多头耕牛、10多台打谷机,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农村。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南岭,村里拿到了一笔征地费。穷怕了的村民们大多数想直接分掉这笔巨款,但时任生产队队长的张伟基力排众议,带头解放思想,将这笔资金用于办厂、改善村容村貌,为村子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根基。1983年7月,南岭村合并4个生产队成立村委会,并召开了无记名投票选举村干部的群众大会,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一张白纸选村官”,也是探索基层民主自治的较早尝试。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南岭村。
基层治理创新带来了高效率的发展。成立村委会后,南岭村短短几年时间就办起了13个来料加工厂,全村通水通电,建起医院、学校、邮电所、农贸市场,发展文化事业、完善投资环境。到1987年,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5000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50倍。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让南岭村成为全国闻名的“改革开放第一村”,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生动样本。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南岭村改革不停步、探索不止步。8月25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前夕,南岭基金与两支集体经济创投基金——坂田人工智能创业投资基金、龙岗龙兴创业投资基金,完成意向合作协议签约,在推动集体经济跨街道联动、“抱团”投科技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早在2017年开始,南岭村就紧跟全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带领股份公司和股民转变观念,以敢闯敢试、敢想敢干的精神,推动集体经济从过去种田、“种”房子,转变为“种”高科技公司,成立全省首家由村(社区)集体经济发起控股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孵化创业项目10余个,投资金额超过2亿元,投资领域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2022年,投资成功了第一个上市项目,海创药业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目前,南岭村已投资的深知未来、百迈技术、康体生物等十多个高科技企业稳步发展。劲鑫科技、欢创科技、鑫精合激光、赛特斯科技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年,康体生物在山东日照设立新的发酵生产基地、羊驼养殖基地。人工智能企业深知未来的黑夜视觉产品,已应用于无人机、安防、军工、汽车等领域,并与吉利、广汽等车企合作L3级自动驾驶,估值达10亿元人民币。
如今,南岭村管理人口约10万人,从几百人的小村庄发展成为全国文明社区。
从布吉分家到“云创小镇”:南湾街道的建制与产业升级
南湾街道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南交,历经南海郡番禺县、博罗县、宝安县等行政归属变迁。1949年后,这片区域先后隶属布吉乡、布吉区、布吉公社。2006年4月29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原布吉街道“一分为三”,南湾街道正式挂牌成立。
区位优势为南湾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街道位于全市版图中心,多条重要轨道、高速快速交会过境,同时又处在龙岗东西“两核”连接位置,具备联动几大重点片区发展的绝佳优势。迎着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都市核心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等“四区叠加”的大好机遇,南湾街道开始了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南湾已成长为人口约45万、年产值200多亿元的产城融合发展街区。2024年,街道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27.2亿元,增速15%;规上工业增加值61.1亿元,增速13.3%,全区排名并列第三。而随着沙湾河截排工程及“一河两岸”品质提升工程的实施,街区文旅融合、绿色发展大有可为。
产业转型是南湾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街道整街统筹规划,细化产城融合发展路径,锚定了打造“云创小镇”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布澜路为轴的中北部片区成为南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落户“云创小镇”,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智慧物流三大产业方向逐渐明晰、初具规模。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2024年,傲基科技在港交所上市,兆驰上榜“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当年,新增“小巨人”企业6家、专精特新46家、四上企业93家、国高企业84家。去年,街道国高、规上、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234家、543家、99家。
从“脏乱差”到“高大上”:百门前工业区的蝶变样本
“此前老旧不堪的工业区一下子变得‘高大上’,环境很漂亮,来的年轻人很多,生意也好起来。”百门前工业区园区小店店主孙先生对园区的变化感触颇深。这种变化源于百门前工业区历时3年多的综合整治改造。
百门前工业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个主要做服装生产的工业区正式建成并不断发展壮大,到2004年五期工程陆续竣工,成为南湾片区的一个地标。2018年启动综合整治升级改造。
改造的艰难超乎想象,“三线落地”是改造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网线交织捆绑,或架在电线杆上,或挂在窗台上,如同蛛网密布……
如今经过改造后的百门前工业区已焕然重生,成为一个包含写字楼、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厂房、公寓、酒店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园区。园区道路实现了人车分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秩序井然。
百门前工业区的成功转型是南湾街道贯彻落实全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的成果,也是不断“以点带面”激发旧工业园区活力,加速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写照。
从“一位难求”到立体停车库落成:为城中村改造提供“南湾经验”
“以前每天抢车位,现在终于能安心停车了!”一位开着越野车驶进厦村社区立体停车库的居民兴奋地说道。
今年5月13日,南湾街道厦村社区迎来首个立体停车库。这座6层高、总投资1100万元的智能停车库,为居民新增112个车位,改写了城中村“一位难求”的历史。
据悉,该项目历经数年攻坚克难,面临诸多挑战,其间逐一克服了管线迁移、绿植迁移、电力改造、政策变动导致建设停滞等各种困难,打通项目落地关键环节,为深圳城中村改造提供“南湾经验”。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南湾街道的发展历程堪称深圳改革开放的微观缩影。从南岭村“一张白纸选村官”的基层民主探索,到百门前工业区“三线落地”的城市更新实践;从“鸭屎围”到“全国文明社区”,南湾用一个个生动案例诠释了特区精神的内涵。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下,南湾街道将继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南湾的“新蝶变”就在前方。
编辑 周晓飒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秋日“特”宠粉,读特请你看水木年华演唱会! 秋天的浪漫,总需要一点仪式感。是遍野的粉黛草、是逐渐褪去的暑气、更是读特为你准备的专属宠粉惊喜!秋日“特”宠粉福利今天正式上线,不用蹲点抢票,读特请你看水木年华!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日 活动奖品: 一等奖 水木年华演唱会门票2张【时间:9月6日(周六);地点: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共8张,活动期间每天掉落2个中奖名额) 二等奖 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三等奖 读特积分50 活动规则: 1、每个账号每天免费抽3次 2、免费机会用完后,消耗10积分获得一次抽奖机会,每天最多用积分换5次机会 3、仅限深圳市内用户参与 4、中奖后及时请点击【我的中奖】,选择待领取的奖品,填写领奖信息。读特将根据填写的手机号码下发中奖短信。 5、根据主办方要求,演唱会门票需实名认证,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将通过短信形式收集您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信息收集于9月3日18:00截止,逾期不候,请留意手机短信。 6、请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和收货地址,因您个人填写失误导致奖品未能准确派发到您手中的,将不予重发。 活动链接:https://m.dutenews.com/app/lottery/lottype?type=1&id=246
00:52
#读特小记者##暑假遛娃攻略#【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益路同行”长沙县百名宝贝练摊献爱心】(特约记者刘露 通讯员姜莎 视频制作罗璇)8月29日,由长沙县爱的摆渡人义工发展中心联合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联合发起的: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 益路同行”长沙县宝贝练摊活动在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温暖上演。来自长沙县的百余名中小学生化身“小掌柜”,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商品”,通过现场摆摊售卖来帮扶县域内因交通事故致困家庭学生。“本季宝贝练摊爱心款将全部用于慰问长沙县一户因遭遇交通事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交通事故给家庭带来的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经济与精神双重打击,尤其是对正在求学的孩子影响深远。我们的活动精准聚焦这一社会痛点,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微小努力,为他们送去一丝温暖和前进的希望。”活动负责人罗辉女士表示。
00:45
换个角度看深圳(香港马草垄视角) 香园围口岸坐59S(9.9)到上水,上水坐51K(9.5)或51B到马草垄警岗路口下,香港小巴不报站的,要提前和司机说,马草垄回程在下车的地方等车即可,莲塘口岸到马草垄大概一小时。
02:09
个人-短视频-回顾罗湖来时路,如何从穷小子逆袭成高富帅😎#45载圳青春#
00:31
54.#报家生活秀#欢迎收听深圳人的一天!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