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竹韵传非遗,鹤湖书院“雅集鹤湖”首场亲子手作坊活动温情启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07-06 22: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6日,由龙岗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主办的“雅集鹤湖:深圳鹤湖书院文化品牌活动”在岭南书院·深圳鹤湖书院正式拉开帷幕。启幕首日精彩纷呈,一场妙趣横生的非遗竹编扇手作坊活动,让亲子家庭在指尖触摸传统工艺的温度。

当天下午,“雅集鹤湖”首场手工坊活动——“指尖竹韵:非遗竹编扇手作坊”在鹤湖讲堂温馨开启。活动特邀2016年红点奖获得者、2024年深圳市南山区自然艺术季艺术导师叶碧华现场指导,让亲子家庭在竹篾翻飞间触摸传统工艺的温度,于扇面创作中释放现代创意灵感。

活动伊始,叶碧华从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七千年前竹编痕迹讲起,科普了竹编在传统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其作为国家级非遗的文化价值,深入浅出地为大小朋友们揭开了这项古老工艺的面纱。

在核心环节“扇骨制作”过程中,大家纷纷化身“小匠人”。在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搭建起了扇面基础框架,学习并动手实践了经典的“挑二压二”编织技法,让纤细的竹篾经纬交织,形成稳固而美观的结构。经过包边固型,再安装上竹制扇柄和飘逸的流苏,一把把竹编扇的骨架便在亲子协作中诞生。

扇骨完成后,活动进入充满童趣的“扇面贴贴”DIY创作环节。孩子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编织好的扇面上进行自由拼贴创作,让每一把竹编扇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非遗在童心的装点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骄傲地举起自己亲手制作的竹编扇,与家长在背景板前合影留念。“我学会了用竹子编扇子!”“原来竹子可以变得这么漂亮!”孩子们兴奋的声音,成为对传统文化最生动的礼赞。

“雅集鹤湖”首场非遗手作坊活动,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成功启幕。市民们沉醉于竹编技艺的匠心乐趣,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这场趣味体验,不仅点燃了大众对非遗文化的热情,更让书院文脉在市民的参与中焕发生机。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兴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