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举行了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颁奖仪式,深圳大学荣获2项荣誉: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核能与安全高等研究院院长刘永教授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个人)”;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牟林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海上搜救应急保障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由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于2009年批准设立、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第一个全国性奖项,也是面向产学研界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奖,得到了科技界、产业界、教育界等多方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该奖项包括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产学研工匠精神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其中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表彰在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求申报者在政策环境建设、机制体制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旨在表彰在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进程中,以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以项目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联合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进行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的研发推广的优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
刘永是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孔雀人才,主要从事核安全、核应急和核设施退役治理等关键技术研究。近年来,刘永紧紧围绕“四个面向”,与中核集团等30余家单位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在放射性固体废物微波固化技术、铀尾矿库安全稳定理论与滩面治理技术、放射性废水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气载放射性物质迁移与控制、核设施安全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等领域实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攻克了系列科学技术难题,取得了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主持国家国防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湖南省首批十大“揭榜挂帅”项目1项,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
刘永教授(左三)与其他获奖者在大会现场合影
刘永教授颠覆性地提出微波烧结熔融玻化放射性泥浆的治理新方法,研究高效、节能、二次污染小的微波烧结熔融玻化新技术,研发了一套放射性泥浆微波固化智能系统新装备,实现了放射性泥浆长期安全稳定处理处置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创新,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他牵头研发的深圳大学与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放射性泥浆微波固化技术取得新进展,建成了国内领先、专业齐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治理人才培养体系、工程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体系,形成了一体化解决老旧核设施与放射性废液贮存安全风险的产业核心能力,新增产值近3000万元,对生态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圳大学与无锡经济开发区合作,针对当前氡净化器发展的瓶颈问题,致力于研制高通量智能氡净化器核心关键部件,实现高通量智能氡净化技术产业新规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重大的军事应用价值、显著的竞争优势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年产值为3000万元,创造了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
“海上搜救应急保障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由深圳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重点高校、交通领域业务单位和行业龙头企业组成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面向我国海上搜救应急信息保障的重大技术需求,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牟林教授团队与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贾森教授团队学科交叉,通力合作,依托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艰苦攻关,系统开展了海上搜救应急信息保障技术链条化研究,在遥感识别、漂移预测、智能搜救、应急辅助决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完成了“原型技术→实用技术→业务化系统→应用示范→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用全链条研发,相关成果形成海洋装备和信息化产品并进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已在海事、救助、油气、海洋、气象和海军等50余家单位投入稳定业务化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海上搜救应急行业的科技进步,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牟林教授(右)和贾森教授领奖
牟林教授是深圳大学海洋科学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十三五”和“十四五”两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海洋系统优秀科技青年,中央党校12期青干班优秀学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创院院长。牟林教授长期致力于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信息保障和应用海洋学领域的科研工作,开创了海上搜救与溢油应急信息保障技术研究新领域,实现了海上搜救与溢油应急“原型技术→实用技术→业务化应用”全链条研发,独立探索了一条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之路。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三五”、“十四五”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研项目和横向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发明专利10余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均排名第一),获省部级奖励8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5项排名第一)。此外,牟林教授带领团队将海洋科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以大科学和大工程思维组织海洋领域前沿研究和技术攻关,在海洋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海洋数值模拟与数据同化、海洋工程与流固耦合、海平面与气候变化、海洋防灾减灾和浪流相互作用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 王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读特热榜
1深圳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即日起,房贷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
2下午茶 | 罗永浩西贝 “预制菜之争”升级!“中央厨房”预加工算预制菜吗?消费者是否有充分的知情权?
3读特记者实探深圳西贝:“罗永浩菜单”已上线,店员称客人少了三分之一
4被网络水军集体造谣抹黑?小鹏汽车、极氪法务部同日发声丨车界
5罗永浩“大战”西贝,真功夫“上墙”了,企业回应→
6宠域talk|深圳首家!萌宠海底捞试营业,带毛孩子吃火锅去
7存量房贷降息再度惠及深圳!多家银行今日公告不再区分首套二套,符合条件二套利率可下调
8女子停车5小时被收300元,酒店回应
9中美双方将在西班牙会谈,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TikTok等问题
10骑行专线上新!接驳深圳版“环法赛道”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