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凭“古村焕新”摘得深圳“尖兵杯”一等奖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07-10 19: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10日,2025年深圳市“尖兵杯”工作创新大赛落下帷幕。这场由市直机关工委主办的赛事,以“党建引领优作风 创新赋能提质效”为主题,吸引了69个系统单位同台竞技,533个创新案例激烈角逐。最终,光明区光明街道报送的“‘三宝’破‘三难’古村焕新颜”案例脱颖而出,斩获党建赋能组一等奖,成功晋级广东省赛初赛。

破解治理难题,“新三宝”激活古村活力

时间拨回2024年,光明街道迳口社区正面临“聚而不和、近而不亲、美而不旺”的治理瓶颈。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锚定“文化瑰宝、科技法宝、生态珍宝”的“新三宝”路径,一场传统村落的振兴大幕就此展开。

——文化破圈,让非遗成为黏合剂。“非遗振兴党员工作室” 打破麒麟舞传承祖训,组建社区“能人库”“追光主理人”队伍,激活多元群体自治活力;

——科技赋能,让智慧融入烟火气。联合中山大学建起全省首个 “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校地工作站,科技委员下沉社区,“AI 麒麟舞大师”“AI 社区管家”等工具精准对接治理需求;

——生态变现,让山水变成聚宝盆。串联林田湖资源打造文旅路线,创新“非遗+生态+IP”农商文旅模式,全市首家社区供销社开门迎客,4.7万人次的打卡量见证古村吸引力。

数字见证蜕变,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改革的印记,早已刻进古村的青砖黛瓦里,更写在村民绽开的笑脸上。曾经的矛盾口角少了,邻里街坊的暖心互动多了;过去的寂静巷道活了,慕名而来的游客脚步热闹了。迳口社区用实践证明,当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磁石”、科技化作治理增效的“引擎”、生态变作富民兴村的“资本”,传统村落便能走出一条“文化铸魂、科技添翼、生态筑基” 的振兴新途。

居民凝聚力显著增强。“党建+非遗”模式让麒麟舞成为情感纽带,“追光麒麟少年团”从濒危发展到百人规模,“麒麟议事会”推动居民自治,2024 年以来源头化解纠纷5462宗,信访量同比下降63%,多元群体真正“拧成一股绳”。

治理服务科学味更浓。“AI社区专职工作者”实现全街道覆盖,民意速办响应缩短51%,重复投诉率2.1%,72小时办结率100%,AI智慧监督获中纪委关注。科技委员开展科普百余场,中山大学校地共建项目入选省级品牌,社区党委书记获省委“百千万工程”突出个人。

文旅经济活力迸发。全年接待游客超4.7万人次,吸引国际高端人才205人。“民俗文化体验周” 首日交易额破600万元,“光明粮仓”等文创产品热销8万份,创收193.8万元,股民分红三年翻番,获评农业农村部精品景点。

接下来,光明区将紧扣“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核心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为抓手,持续推动“新三宝”改革提质扩面,强化科技赋能、校地协同、生态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光明动能。光明街道也将以此次获奖为起点,持续深化“新三宝”改革,让更多传统村落焕发时代光彩,为深圳基层治理创新注入“光明智慧”。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邓红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