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澳跨界力作《THE HAND:从前有只手》探索大湾区精神密码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姚惠/文 李祖贤 徐达翔/图
07-15 17:3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当舞蹈的流动韵律、诗歌的隐喻修辞与剧场的空间叙事碰撞,一场关于“手”的跨界实验正在勾勒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肖像。舞剧《THE HAND:从前有只手》以“手”为意象载体,尝试解码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基因与集体记忆。其将于7月25日至26日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上演。

舞剧《THE HAND:从前有只手》这部由广东现代舞团、珠海金湾艺术中心与澳门小城实验剧团三方联合出品的作品,由澳门导演谭智泉执导,诗人席地参与文本创作,集结穗珠澳三地优秀艺术力量的结晶。该剧以别具一格的当代舞蹈剧场,呈现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文化底蕴孕育的现代与传统交织的文化景观。

广东现代舞团作为中国现代舞领域的先锋力量,以开放包容的艺术理念著称,曾被美国《纽约时报》赞誉为“国际舞蹈界的成功典范”。此次与澳门小城实验剧团合作,源于双方对跨领域艺术创新的共同追求,旨在打破传统剧场界限,以现代舞为载体,融合多元艺术形式,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前瞻性与包容性。

《THE HAND:从前有只手》以席地的作品为蓝本,讲述一位诗人在湾区酒店追寻“一米湖”时,与“完美之手”相遇并陷入创作狂想的故事。席地表示,作品从对“完美圣洁之手”的存在遐想出发,融入自身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活感悟,在创作过程中与舞蹈编排紧密结合,形成独特的剧场语言。

“舞蹈与诗歌的融合是一次大胆尝试,它们抽象的表达方式相互呼应,产生强大的艺术张力 。”席地认为,通过舞台呈现,诗歌突破纸面的限制,与舞蹈肢体语言交织,能够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我们希望通过‘手’这一意象,展现人与人、人与城市间既亲密又疏离的微妙关系,呼应大湾区多元文化碰撞下的复杂情感。”该剧导演谭智泉说道。

谭智泉以独特的“演绎流”美学风格见长。他将小城实验剧团“演绎时代之流”的理念融入创作,通过声音、形体与装置剧场的融合,将“手”的意象转化为连接世界与内心的情感符号。谭智泉介绍,该作品打破传统剧场“剧本为先”的模式,让舞蹈、诗歌等元素在创作中相互碰撞、彼此赋能,共同构建出一个反映当代大湾区生活状态的故事。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区域内文化交流日益紧密。《THE HAND:从前有只手》的诞生,正是这种文化融合趋势下的生动实践,它以艺术为桥梁拉近粤澳两地文化距离,促进不同艺术理念的交流与碰撞。该作品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更能深入理解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文化魅力与精神内涵,增强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广州大剧院和剧组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姚惠/文 李祖贤 徐达翔/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