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东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南海卫城墙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毗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迎恩门城楼,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最深处距地表约3米,文化遗存丰富,出土了大量宋代至民国时期的建筑构件及生活器物,较完整、价值较大的各类小件360件,各类器物残片90箱。
南海卫城墙遗址平面图
这次考古发现填补了东莞古城遗址考古的空白,实证了东莞作为“粤海第一门户”在明代军事海防体系的重要地位,构建起东莞“海防重镇”、“海丝节点”的历史坐标,展现了东莞建城史和城市发展史,具有重大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
发布会由东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何碧怡主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介绍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成果,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介绍东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总体情况。
东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志军,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康,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答记者问。
考古发掘始末
2023年10月,为配合东莞记忆项目迎恩门记忆墙工程建设,东莞委托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基本建设前的考古勘探工作。
考古勘探发现了明代城墙和城内古建筑遗迹以及相关文物遗存,是考察和研究明代广东军事海防体系、东莞县城建置沿革的重要实物资料。
武一婷介绍,东莞市委市政府当即决定取消投资额约2亿元的记忆墙工程,暂停遗址附近的凤来路施工,决定原址保护并开展进一步考古发掘,建设城墙考古遗址公园。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4年5至12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是近年来广东省单次发掘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2025年1月,考古发掘工作通过验收。
南海卫城墙遗址发掘全景图
根据考古发掘成果,结合史料印证,初步判断该段城墙遗址为明代南海卫城墙,东莞市文广旅体局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研究,将该处遗址定名为“南海卫城墙遗址”。
填补了东莞古城遗址考古的空白
曹劲介绍,本次考古发掘规模较大、收获丰富,填补了东莞古城遗址考古的空白,是岭南地区城市考古的重要收获。遗址内各类遗迹和遗物生动还原了东莞宋代至今生活场景,清晰展现了东莞近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
据了解,遗址最重要的发现是位于遗址西部和北部发现的“一号城墙基址”。
南海卫城墙基址之北城墙俯瞰
已发掘部分为西城墙北段和北城墙西段,城墙基址整体保存状况较好,平面呈曲尺形,清理长度约100米。墙体宽约7.6米,内外两侧为红砂岩条石砌筑包边,中间包夹夯土,夯土残高约2米,层厚0.08至0.12米,夯土层之间多夹杂贝壳或碎砖瓦层。结合地层关系及建筑材料来看,该段城墙当为明代修筑。
南海卫城墙基址之西城墙北半部分俯瞰
根据文献史料记载,唐至德二年(757)宝安县更名东莞,县治移至到涌,即现莞城。唐代东莞城为土城,规模小;到宋代,东莞县城在原土城基础上改筑砖城。明洪武十四年(1381),在东莞县城内设置“南海卫”,洪武十七年(1384)指挥使常懿在东莞县城筑石城,明、清两代多次修缮和改建。
宁康补充道,城墙基址与史料“以石包墙”的记载相符,城墙和城砖尺寸符合明代卫城规制。且该段城墙毗邻迎恩门城门,其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南海卫城基本相符,综合判断该段城墙应当为明代南海卫城墙。
在该段城墙外侧清理出平行于城墙的道路,路面以碎砖、瓦砾、砂黏土等材料构筑,两侧用红砂岩条石顺砌路肩,残长约20米。
南海卫城墙基址红砂岩包墙石
城墙内侧揭露一组具有空间层级划分的排水系统遗存,采用三级分列设计:第一级排水道垂直于城墙内壁并由青砖砌筑;第二级排水道沿城墙走向延伸,采用红砂岩条石构筑;第三级排水道为穿越城墙底部的排洪总渠。
城内三级排水系统俯瞰
除此之外,城内还清理出多处房址及水井等生活设施。其中房屋建筑基址6座,部分房屋以红砂岩条石为墙基,条石上砌筑青砖;水井8眼,井壁多以青砖砌筑成圆形或多边形,部分水井尚存有红砂岩砌筑的井台。
实证东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宁康介绍,南海卫是明朝实行卫所制的军事编制后在东莞县城设立的军事机构,与行政建置下的东莞县并存。明朝于在东莞县城设立南海卫的时间早于广东其他州县,规模远超一般县城,在东莞县的军户远远多于民户,南海卫和东莞在明代广东海防体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发挥着拱卫广州、守卫祖国南疆、维护国家统治和沿海秩序、沟通海外贸易的重要作用。
南海卫城墙基址俯瞰
作为明代广东海防体系“卫—所—寨”三级防御系统中的核心卫城,南海卫承担着东南沿海军事指挥中枢与海防前哨的双重职能。其城防遗存的科学揭露,首次实证揭示了明代海防卫城的空间格局与营建规制,是明清海防考古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研究明清海防史、建筑史、社会史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遗物,除青砖、铺地砖、柱础、筒瓦、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外,还发现大量陶瓷器、玉石器、骨器和各类金属器等日常生活用具。
明代风格红砂岩柱础
其中瓷器为最大宗,器形多样,主要有碗、盘、杯、碟、盏、罐等,来源较广,窑口繁杂,奇石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白马窑等窑口瓷器皆有发现。
宋代奇石窑“口宅”“陈口”款酱釉罐残片
遗迹和遗物深刻反映了东莞是宋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内外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和集散地,是东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实物见证,对于古代海陆交通史、贸易史的研究提供极大的丰富和补充。
规划建设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
东莞有着近5000年的人类活动史、近1700年的建县史和近1300年的建城史,1991年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古代城市防御与空间格局的核心标志,南海卫城墙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东莞县城建置沿革、岭南沿海地区古代城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使得东莞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演进更加清晰。
探方TN14E5东壁民国-宋时期文化堆积剖面
接下来,东莞将加大对南海卫城墙遗址的保护力度,在保护遗址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对遗址进行适度活化利用,积极推进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与老街区的保护提升一起打造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标杆项目。
考古遗址公园选址位于东莞运河南岸,北至运河东一路,南与东莞文化广场接壤,西至运河东二路,东至凤来路,面积约2.5公顷。
陈志军介绍,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将围绕迎恩门节点展开,将打造一座集中展示东莞城市发展历史、古代中国海防体系,兼具历史教育、生态涵养、休闲游憩、城市文化门户等功能的复合型城市考古遗址公园。
城内F2、F4房屋基址和水井J2、J3,推测年代为清至民国时期
东莞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启动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据初步构想,考古遗址公园将为市民游客提供近距离接触东莞历史、感受东莞记忆的平台,增强民众的城市认同感和文物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基础。
此外,考古遗址公园将与可园、虎门炮台、石龙名镇等文化瑰宝,共同构筑起丰富多彩的莞邑文化体系,吸引国内外游客关注,为东莞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陈钊提到,莞城是东莞的城市原点,南海卫城墙遗址位于东莞记忆项目首开区范围内,也是“东莞记忆”项目最重要的节点。莞城将对城墙遗址公园进行规划建设,努力把南海卫城墙遗址内发现的丰富文化遗存,通过原址展示、数字化展示、互动展览等多种方式,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东莞记忆
同时,进一步挖掘历史城区范围内的文化元素,通过重塑古城边界、再现城水关系、打造历史之径、活化记忆节点等方式,积极探索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融合之路。
“文化遗产保护从来不是单选题。”武一婷表示,“老城墙与新地标之间,从来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映生辉。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写给未来的城市宣言。”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9月5日,作家易中天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上发文,希望网友帮忙寻找两个曾在地铁上读书的男孩。他想请他们看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并参加电影的首映式,而其中一位小男孩就来自深圳。万能的鹏友们,如果你们认识这位2023年3月16日在深圳地铁5号线读《曹操》的小男孩,就快来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的线索吧!提供有效线索的鹏友将获得读特新闻送出的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哦! 【本期话题】#帮易中天寻找深圳小孩哥#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关于在深圳地铁读《曹操》的小男孩的线索,核实有效即可获得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一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将通过短信形式收集您的领奖信息,请注意查收。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学生基础,老师就不基础。你有没有遇到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他可能是自习课时在窗外悄悄探头的“巡逻兵”,可能是理化课上大显身手的“发明家”,可能是地理课上徒手画地图的“写实派画家”…… 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分享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有趣或难忘的事,就有机会赢取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卡、帆书月卡等好礼! 【本期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活动礼品】深圳礼盒、美团骑行周卡、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9月8日中午12时 【征集主题】(二选一) ①我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②老师我想对你说 【发布形式】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竖屏拍摄更佳,时长30秒以内。 【参与方式】活动时间内带话题#我那“不基础”的老师# 发布视频动态,经评选后即可获得大奖。
你试过这样漫游深圳吗?不用挤地铁赶时间,不用纠结在哪里停车,一辆单车就能载着你钻进深圳的街巷与绿道里~读特新闻联合美团.带你解锁一场特别的深圳骑行漫游季,即日起至9月11日,来读特客户端就能参与大转盘抽奖得【美团骑行卡周卡】福利! 活动奖品: 一等奖 美团骑行周卡1张 二等奖 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三等奖 读特积分50 活动规则: 1、每个账号每天免费抽3次; 2、免费机会用完后,消耗50积分获得5次抽奖机会; 3、中奖后请准确填写联系方式,我们将把兑换方式和兑换码以短信形式发送至您手机,请注意查收; 4、骑行卡兑换码有效期至9月26日,请及时兑换,逾期无效,视为放弃并不予补发;兑换后7日内可不限次数畅骑,每单60分钟内免费,超时需另行支付差额; 5、一个兑换码只能兑换一张VIP卡,重复兑换将导致兑换码失效; 6、若因您个人信息填写失误,导致您未能收到短信的将不予重发。
00:52
#读特小记者##暑假遛娃攻略#【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益路同行”长沙县百名宝贝练摊献爱心】(特约记者刘露 通讯员姜莎 视频制作罗璇)8月29日,由长沙县爱的摆渡人义工发展中心联合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联合发起的:文明实践我行动“厚德星沙 益路同行”长沙县宝贝练摊活动在通程商业广场星沙店温暖上演。来自长沙县的百余名中小学生化身“小掌柜”,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商品”,通过现场摆摊售卖来帮扶县域内因交通事故致困家庭学生。“本季宝贝练摊爱心款将全部用于慰问长沙县一户因遭遇交通事故而陷入困境的家庭。交通事故给家庭带来的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经济与精神双重打击,尤其是对正在求学的孩子影响深远。我们的活动精准聚焦这一社会痛点,旨在通过社会各界的微小努力,为他们送去一丝温暖和前进的希望。”活动负责人罗辉女士表示。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