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秋粮丰收的底气,就藏在灌区这一渠清流里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水轩
10-20 15: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正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

金秋十月,广东进入秋收时节。走进田间地头,就会看到一幅幅水润田丰、稻浪翻滚的丰收画卷,正在南粤大地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全省335处大中型灌区已为农田提供57.5亿立方米灌溉用水,有效提升1323.7万亩灌溉面积用水保障率,为我省夺取秋粮丰收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河源高莞灌区

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大中型灌区的建设和管理取得积极成效,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2020年的68%提升至目前的8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8,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0.535的控制目标。

据介绍,广东省水利厅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持续加大资金投入。2025年已落实省级及以上资金4.07亿元,推动39宗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实施后可新增恢复及改造灌溉面积81.31万亩。

为全面提升灌区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省水利厅自2022年底在全国率先开展大中型灌区管护评估工作,于2024年3月正式印发了《广东省大中型灌区管护工作情况评估办法(试行)》。

评估办法围绕“组织管理、用水管理、工程管护、经费落实”四大核心板块,设置量化评分指标,并在评估机制中设立专家评审和现场抽查环节,省级每年对已建有灌区的地级以上市按一半的比例采取轮转实地核查,大型灌区全部开展实地核查,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

湛江雷州青年运河灌区(廉江)

农业是“用水大户”,蕴含着巨大的节水潜力。省水利厅在灌区现代化改造中,推进灌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强化骨干水工程调度,并在今年的夏灌、秋灌中,指导各地各灌区积极开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智慧灌溉,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编辑 李璐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粤水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