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周末启程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07-13 19: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12日至13日,一批由师生、亲子家庭等组成的“环保探险队”先后走进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和深圳市垃圾处理历史博物馆,开启他们的科普馆奇妙之旅。2025年深圳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暑期低碳研学活动拉开帷幕。

深圳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暑期低碳研学活动已连续开展3年,其依托全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及共建花园等实践基地制定研学路线、开展研学课程,旨在以“行走的课堂”形式,让市民朋友们在参观实践中深刻理解垃圾减量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

作为“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首场活动,7月12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福田馆)围绕“塑料”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趣味十足的低碳研学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打开了一扇了解塑料垃圾处理全流程的窗口。

“塑料造成的污染,你知道多少?如何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活动现场,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少先队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工作委员会主任梁治宇,以模拟体验、互动问答、案例分享等形式,为学生们开启了减塑分类知识课堂全市第一课。

深圳市减塑分类知识课堂全市第一课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指导,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少先队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蒲公英工作委员会、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深圳市罗湖区小水滴环保中心承办。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以及各区垃圾分类工作负责人、科普馆运营负责人还有蒲公英少先队代表、蒲公英教师代表和市民代表等150余人现场观摩全市第一课。

为上好减塑分类知识课堂全市第一课,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特别开发了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减塑分类知识课件——《小选择,大未来》,塑料的诞生、应用、造成的污染以及回收再生的价值进行了趣味科普。

学以用,践于行。活动现场,蒲公英少先队员们还分组体验了废塑料变成再生产品的制作流程,他们亲手实践,利用塑料瓶、奶茶杯、吸管等废塑料制作成了永生花、环保小夜灯、沙锤、排箫等创意作品。当天,科普馆内特别设置的塑料专场换享市集也热闹开张,学生们将自带的闲置塑料物品与其他人员交换,让闲置物品焕发新生。

7月13日,“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第二场低碳研学活动还走进了位于宝安区的深圳市垃圾处理历史博物馆。

今年暑假,深圳市“垃圾分类科普馆奇妙之旅”精彩纷呈。市民朋友可以垃圾分类科普研学地图为指引,通过“深环游”小程序预约打卡参观垃圾分类科普馆,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 “垃圾去哪儿” 的全链条处理流程。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