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革新到数智转型:福田银行业全力助推人工智能产业腾飞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沈勇 许依妍 通讯员 姚静霞
10-23 21: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从业务革新到数智转型:福田银行业全力助推人工智能产业腾飞。

当人工智能成为推动全球经济结构重构的新引擎,金融业正迎来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拐点。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AI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进一步指明方向。

作为深圳的金融核心区,福田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紧扣“AI+”发展趋势,成功落地“金融+AI”“AI+教育”“AI+城市治理”等多元创新场景。其中,金融与AI的深度融合被视为推动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成为福田区发力的重点领域。

围绕这一重点,福田区正持续发挥金融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从推动成立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AI专委会到通过政策引导、专题对接会、生态沙龙等多元举措,汇聚政府、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合力,共同探索数字化时代金融赋能人工智能的创新路径。

在政策与生态的双重赋能下,辖区银行业也迈出布局人工智能赛道的步伐。今年以来,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等辖区金融机构相继推出“科创贷”“科创PE贷”等创新产品,并配套科技金融特色授信政策,为科创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精准金融服务。当前,银行业的角色已悄然转变——不再只是传统的资金供给者,更是“金融+AI”创新生态的共建者,一场以“金融业赋能人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实践正在福田生动展开。

业务模式革新:技术破题,提速融资与资产激活

“过去跑贷款得来回折腾,现在线上传材料,几天就能出额度。”谈及平安银行“科创贷(专利模式)”,福田辖区一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负责人的感受,道出了科技企业融资的新变化。

针对人工智能企业初创期“轻资产、缺抵押”的痛点,平安银行以“科创贷(专利模式)”破局,打通“科技成果—融资需求”的链路。依托标准化线上申请审批通道,结合专利权认定、科技企业标签,叠加税务、工商等多维度大数据核验,该行以“数据多跑路”为企业“减负”,实现快速核额,大幅压缩申贷周期。

聚焦本地“20+8”产业集群需求, 招商银行则推出“科创PE贷”,专项服务AI领域PE/VC被投企业。该产品以企业股权背景、机构背书及科技资质为核心授信依据,弱化短期财务数据考核,有效破解轻资产AI企业融资难题。

深圳市SYKJ有限公司便是受益企业之一。招商银行以其PE投资背景为重要参考,结合技术实力弱化营收指标,快速组建专项团队推进,为企业提供200万元贷款,填补其产线与算法迭代资金缺口。目前,SYKJ凭此资金实现AI检测设备月订单环比增40%,并拓展海外客户。

在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的数据资产价值挖掘上,兴业银行深圳分行的探索颇具突破性。今年以来,该行聚焦算力、算法、数据等AI关键环节,探索金融服务新路径。此前,其已为辖区一家算力领域专精特新AI企业,落地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融资——通过合规评估与价值认定,让“无形” 数据转化为可抵押“硬资产”,破解AI企业因核心资产非传统化导致的融资难题,为产业释放数据价值提供金融支撑。

华商银行则以线上供应链融资业务为抓手,聚焦赋能人工智能新兴科技产业。据了解,该业务依托银企在线贸易信息互联,以核心企业订单及回款为基础,凭核心企业信用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电子保理服务,缓解末端企业融资难。

从特色金融产品的迭代到定制化服务方案的更新,福田区银行业正以全链路革新重构传统业务模式的生产力逻辑,而这轮覆盖产品创新与机制优化的深度变革,也使福田成为全国银行业“AI+金融”融合的试验场之一。

组织升级:精准响应,织密全链路服务网络

金融服务的高效落地,离不开组织架构的“保驾护航”。当前,福田多家银行正通过调整内部架构、优化协作机制,提升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服务响应速度。

记者获悉,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于2024年全面对标总行架构,设立科技金融中心,构建“产品+市场+风控”协同作战机制。同时,部署定位“3+5”发展方向(3个存量优势行业、5个新质生产力行业),依托“研训战”一体化战略枢纽,遴选白名单客户、引导主动营销,让金融资源精准流向人工智能领域。

宁波银行则为人工智能企业打造“四项赋能”服务体系——在技术链上,依托波波知了平台整合研究院人才、专利数据库,为有研发需求的企业匹配科研机构;在产业链上,建立产业集群数据库、国央企并购需求库,推动企业与产业链核心主体联动;在供应链上,打通企业订单标签系统,为人工智能企业推送商机与协同资源;在资金链上,联合创投、政府引导基金等机构,通过常态化路演对接VC/PE资源,帮助企业找到“耐心资本”。

在组织架构升级的驱动下,福田区银行业进一步将服务触角向人工智能产业全生命周期延伸。通过建立企业专项培育库,联合各类合作金融机构形成服务合力,不仅为企业精准匹配资源、跨越成长障碍提供一体式解决方案,更能深度响应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金融顾问需求,以“精准响应、全链覆盖”的综合金融服务架构,为辖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金融动能。

数智转型:双向赋能的“AI+金融”共荣生态

“服务人工智能产业,银行自身先要拥抱人工智能。”如今已然成为福田区银行业的共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入金融体系,银行业的运营方式、授信逻辑与风控体系也在同步重构。

早前,随着银行密集披露半年报,银行业大规模部AI大模型的更多细节浮出水面。

平安银行表示,已使用大模型技术赋能在零售、对公、风控、运营、办公等多个领域的场景应用。如通过智能风控模型,实现对科创企业信用风险的动态监测与预警。兴业银行在总行层级成立“人工智能+”行动领导小组,推动AI技术在经营决策、业务系统、风控手段等领域的应用。宁波银行则依托数字化渠道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通过算法模型优化审批流程,使融资响应更高效、风控评估更精准。上海银行、集友银行等也宣告,正积极探索AI赋能客户营销、管理决策、运营、风控等重点领域新范式。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业与人工智能产业的深度绑定,正催生出“双向赋能、共生共荣”的良性发展格局。一方面,人工智能为银行业革新提供核心技术引擎,推动银行服务从 “被动响应需求”向“主动预判场景”转变,显著提升对科创企业需求的洞察精度与服务响应效率;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创新实践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关键“金融活水”。随着AI企业在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中持续发力,银行在科技金融、产业链金融等领域的业务边界也在不断拓展。二者以互促共生之势,在构筑起“AI+金融”融合发展的全新生态的同时,更将为福田区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崛起注入新活力。

而今,这种深度融合的协同效应,已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动能。2025年上半年,福田区金融业持续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1100.26亿元,占全市金融业比重44.8%。记者了解到,未来福田区将围绕两大核心方向持续发力:一方面,通过推动辖区银行业深度赋能人工智能赛道,为科创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能;另一方面,将持续打响深圳金融品牌,构建国际一流金融生态,着力打造“服务新质生产力、代表新质生产力、引领新质生产力”的新质金融高地,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贡献福田力量。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沈勇 许依妍 通讯员 姚静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