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落实生态环境普法责任,加大普法力度,做好生态环境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快推动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和“美丽深圳”建设。
一、强化统筹部署,健全普法工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普法基础
注重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始终坚持党组对法治宣传教育的统一领导,明确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汇报,带头参加普法活动,研究解决普法相关重大问题,并将普法宣传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考核等工作中,进一步压实普法责任,强化责任意识。
(二)立足工作实际,制定普法计划
结合年度普法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并印发《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八五”普法规划》《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普法工作要点》《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普法工作责任清单》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等文件,督促各单位制定年度普法计划表,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分工,确保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三)加强相关保障,凝聚普法合力
为确保普法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明确各单位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普法工作,并将普法宣传经费纳入单位预算,每年安排专项普法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宣传活动、举办各类法治培训、设计及印制相关普法资料、购置法律法规书籍等,做到专款专用。同时,推动各单位部门协同配合,形成普法宣传合力,制定大气、噪声、水源保护等专项普法系列活动,充分落实普法宣传需求。
二、抓好系统内学法,筑牢学法用法意识
(一)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带头学法
建立完善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通过党组中心组领导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章、党内法规、宪法和民法典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领导干部增强法治意识,做到带头学法用法。主要领导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行专门述职,述法内容纳入局领导班子年度述职报告。2023年,通过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局长办公会等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等专题学习10次。
(二)强化法律服务过程普法
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聘请专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共同对专项立法、重大行政决策起草、规范性文件审查、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等工作进行指导,参与行政复议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损害赔偿案件和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等的办理,并对局内重大执法决定、招投标文件和重大政策措施等提出法律意见。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同时,加强相关法律规范的普法宣传,将普法宣传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
(三)组织学法考试及宪法宣誓活动
按要求参加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参考率、优秀率均达到100%。按照宪法宣誓的相关要求,于2023年“12·4”国家宪法日组织本单位公职人员及新晋职工作人员参加宪法宣誓,全系统共举行4场宪法宣誓仪式,覆盖87名公职人员。在宪法宣誓活动中,开展宪法及新修订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讲,进一步强化系统公职人员对宪法等法律法规的理解,坚定不移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严格遵守者、自觉运用者、坚定捍卫者。
(四)抓实落细内部法治教育培训
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施行、新修订法律法规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强化系统内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和培训。通过邀请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在系统内部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题培训,用鲜活案例及翔实数据解读相关法律法规。2023年,累计开展内部法治宣传活动共65场,“线上+线下”覆盖4391人次。二是制定《深圳市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方案》,并按方案部署开展执法专题培训10次,累计培训1700余人次。在第五届生态环境执法比武竞赛决赛环节设置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项目,通过集中组织知识竞赛,全面考察大气、水、噪声、固废等多项内容,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对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三、密织普法网格,强化社会普法
(一)打造法治宣讲队伍,主动送法入企、入校园
2023年,针对建筑工地、餐饮企业、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等,持续开展“送法入企”宣讲活动72场,覆盖企业650余家,通过与重点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形成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社会性、群众性、常态化的良好局面。同时,为提高青少年群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储备,2023年共开展6场“普法入园”活动,覆盖人数1000余人次。
(二)强化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
以“利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及“执法大练兵”等活动为契机,推动在行政检查、处罚、强制等行政执法全过程开展实时、精准普法。在依法打击各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过程中,通过现场讲解政策法规、媒体跟踪采访曝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企业主动登报道歉等形式,开展环保普法宣传活动。此外,为增强公众的守法意识,以互联网“云”参与的形式,创新开展“直播式”执法。全年围绕餐饮油烟、建筑施工噪声、加油站油气回收等工作组织开展9次直播执法,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227.06万人次,“生态‘圳’行动”直播执法栏目更是被评为“2023年度深圳网络最具影响力栏目”。
(三)突出重点任务和重要时间节点的专项普法
抓住民法典宣传月、“6·5”环境日、“8·15”全国生态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一是持续开展民法典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络等“五进”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民法典主题学习会、在办公大厅显示屏、宣传栏张贴、投放民法典宣传海报、“漂流课堂”进校园、组建党员先锋队“送法入企”、民法典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普法摊位进社区、线上推送“民法典”宣传海报及有奖互动答题活动等方式,活动累计覆盖近10000人次。二是以全国生态日为契机,通过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小程序互动答题等形式,持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三是开展“宪法进乡村、社区、街道”活动,向广大市民群众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现场设置普法摊位、知识互动大转盘、法治典故连连看、法律咨询服务台等方式,深入福田、罗湖、盐田、南山等10个辖区的社区、街道和乡村,开展宪法日、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22场,累计向辖区居民派发宣传册7500余份,提供环保相关法律咨询服务500余人次。
四、创新普法思路,增强普法宣传实效
(一)运用生态环境普法阵地开展活动
为推动普法工作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开拓创新,打造各区特色普法阵地,强化普法宣传覆盖面和渗透力。一是依托福田区生态环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盐田普法驿站、光明环保顾问党群服务中心、虹·自然教育中心等教育阵地,开展各式主题普法活动,构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新图景。二是成功申创“八五”基层普法联系点。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宝安管理局自成功申创“八五”基层普法联系点以来,围绕重点法律法规,组织执法人员、环保专家、律师、工作人员等队伍,深入开展“生态宝安 普法五进”活动,2023年共开展10场普法进企业、8场普法进社区、1场普法进校园和1场普法进单位活动。
(二)将法治主题纳入品牌活动
充分发挥各管理局、直属各单位的区位优势和部门职能,培育打造盐田“生态氧吧”、宝安“生态游学”、大鹏“普法流动小站”、深汕“普法进乡村”等特色普法品牌活动,通过将法治主题纳入品牌活动加大普法力度。2023年,宝安、大鹏等管理局组织生态游学活动,依托博物馆、教育体验馆、普法流动小站等,带领青少年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滨海湿地修复、垃圾分类管理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此外,2023年举办以“加强环保合规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生态环境法治沙龙,通过“座谈+调研”形式,为有关单位与企业搭建零距离、面对面交流沟通的平台。
(三)依托典型案例以案普法
围绕普法宣传活动、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相关案件等,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服务,对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予以曝光,通过解读环境违法案例,向企业宣传环境法律法规,警示企业守法经营。同时加强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和法治宣传活动案例的收集、整理、报送工作,进一步增强以案释法的针对性、可读性和有效性。2023年,向市普法办共报送普法宣传案例19篇。
(四)“线上+线下”立体化传播
通过运用“线下+线上”手段,强化生态环境普法宣传。一是在《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施行两周年之际,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律师、企业代表、媒体记者、市民群众等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构建线下普法宣传良好氛围。二是积极开展线上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深圳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这一线上平台,推出6期“普法微课堂”系列推文、发布餐饮油烟说理式执法工作视频。2023年,全系统围绕民法典、宪法、饮用水源保护等开展互动化的线上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累计吸引超5万人参与。三是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跟踪报道和系列报道,提升公众法治实践参与度。
编辑 詹珊珊 审读 柳春晓 二审 邹远先 三审 洪鹏辉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爱读书的深圳人# 地铁站里的小读者,2025年3月25日,在地铁2号线侨香站内,一位小读书手捧的漫画书《今天也想抱抱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插画设计师,这是一本治愈系的漫画,读完这本书的小可爱们,就如同书中人物一样,再次看到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自己。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36
俯拍南山后海中心河公园 图为9月9日拍摄于后海中心河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后海中心片区的滨水公共空间,北起东滨路,南至深圳湾出海口,单侧长约2.2公里,总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公园以“一河碧水,两岸繁花”为主题,在保障排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景观优化和功能复合提升,打造了阳光沙滩、河口乐园、嬉水园等特色空间。设有全龄友好活动设施、光伏发电装置及智能设施,如太阳能充电座椅、智慧庭院灯等,实现了低碳与生态融合。去年该公园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颁发的能源和碳减排(Energy and Carbon Reduction)类别荣誉奖。#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