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圳教育信息化双区实验校”系列报道之⑨ | 福田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探索高效能产出的“创感”数字化课堂

深新传播智库

2023-01-05 10:53






编者按:

2020年8月,深圳被教育部确定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2021年2月,深圳入选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名单。两年来,深圳教育信息化“双区”建设不停步,全市100所实验校在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上脱颖而出。2022年11月,从中遴选出40所智慧教育示范校培育对象。

改革需要凸显“样本”意义。为此,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和深圳报业集团联合推出“先行者——走进深圳教育信息化双区实验校”系列报道,分别介绍智慧教育示范校培育对象校在学科融合、数据应用和模式创新上开展信息化教与学改革的特色与思考。


核心提示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学习场景;以学习场景打通学习工具,学习关系,学习内容;以学习场域整合学科建设,校园建设,工具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效能,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构建“创感”数字化课堂模型

提升教育教学效能

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侨香学校一直在探索构建“创感教育理念下的数字化课堂模型”,学校基于“创感教育”理念的数据建模,依靠完整的建模行为,推动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工具平台建设行为之间达成全面的一致,构建“创感”数字化课堂模型,提升教育教学效能。

“创感教育”理念模型中的“创感”二字,充分强调未来人类的“高概念、高感性”的思维特征。其中,“高概念”的能力包括具有美感、丰富的情感和完整想象力和创造力;“高感性”的能力包括理解别人、创造乐趣、感染他人和完整意义感。侨香学校基于“创感”教育理念,提出三大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洞察力,创造力和表达力,构建了侨香学校“六维三力”的培养体系。“创感”数字化课堂模式的构建,其核心要素是感知化信息采集、故事化学习过程、创造性学习成果,因此,学校形成了基于创感教育理念学习场景建设为核心,即围绕学习工具+学习方式+学习关系,依托感知型数据实施教学的精准干预,利用表现型数据实现教学的持续改进;基于成果型数据指导学生自我调整;基于“创感教育”理念的学习场域建设。

依托多种信息化工具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在实践中,侨香学校的教师广泛参与实验,且参与教师的教学经验较为均衡,其中,教龄1-5年的教师占24.57%,6-10年的教师占13.14%,11-20年的教师占26.86%,20年以上的教师占35.43%,学校几乎所有学科都有教师参与到该项实验中,参与的班级数达76个班。

实践过程中,学校利用感知延伸类工具,采集学生个体对课堂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等一系列过程信息,促进转化为感知型数据,并依托感知型数据,支持教师精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投入等方面,并通过持续探究在学习习惯与任务完成质量之间建立联系,促进个性化干预指导,实施教学精准干预。同时,还会利用合作表达类工具,以学科表达型任务为基本载体,以学生表现为中心,传递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之后解决问题,达到“情+境”合一和“认知+情感”合一,形成学生个体表现型数据汇集,并利用表现型数据,准确地提炼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形成“以学定教的内容”,并通过在课堂上组织同伴教学,形成“以学定教的方法”,实现教学持续改进。此外,教师还利用创作输出工具,将学生卷入创生型课堂,强调学生由感知转为创作的参与性与实践性,生成系列个体创造性学习成果,动态更新,形成学生个体成果型数据,并基于成果型数据,向学生可视化地呈现结果,支持学生掌握自身学情,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与监控,指导学生自我调整。


顺应“新课标” 落脚“跨学科”

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深圳城市学院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院院长宋承昊:本研究项目顺应“新课标”背景下的新变革,落脚于“跨学科”学习的研究与建设,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对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课程的创新变革有突出意义。同时,学校具备全面的、良好的智慧校园建设基础,教师的数字化工具应用也有一定的经验。此外,学校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学习方式变革在基础教育界已经大量实践和研究的先例可以学习借鉴,而利用人工智能开展系统化、精准化的“学—教—评”一致性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建议学校在实施本项目的过程中,加大学习力度,加快研究节奏,跨越学习方式变革这个实践研究进程,尽可能抵达“智能化评价的升级”这个研究领域。

作者:邹晨璐

编辑:黄浩 沈婷婷 邓健灵 严偲偲

审读:吴剑林

审核:朱玉林 刁瑜文

免责声明
本文由【读特】深圳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读特】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删除!联系邮箱:2207482831@qq.com 。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