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股指11月18日集体低开。早盘两市低位窄幅震荡,午后虽有反抽但跌幅还是有所扩大。
从盘面上看,锂电池产业链全线下挫,电解液、固态电池方向领跌;钢铁、化工、煤炭、有色金属行业跌幅靠前。AI应用题材持续活跃,互联网电商概念逆势走强。
至收盘,上证综指跌0.81%,报3939.81点;科创50指数涨0.29%,报1357.93点;深证成指跌0.92%,报13080.49点;创业板指跌1.16%,报3069.22点。

Wind统计显示,两市及北交所共1274只股票上涨,4103只股票下跌,平盘有67只股票。
沪深两市成交总额19260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9108亿元增加152亿元。其中,沪市成交7909亿元,比上一交易日8057亿元减少148亿元,深市成交11351亿元。
据大智慧VIP,两市及北交所共有63只股票涨幅在9%以上,64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机构观点
中银证券:市场短期难有方向性突破,消费板块出现阶段性修复行情
中银证券表示,展望后市,市场短期或延续4000点左右震荡行情,短期难有方向性突破。前期风险资产估值修复的预期较为充分,随着四季度投资端压力的逐步显现,风险资产波动性或有增加。此外,当前海外联储,尤其是美联储的降息进程,正处在一种 “高度不确定”状态,12月是否降息将高度依赖于即将发布的通胀及就业数据。
华西证券:A股仍以存量博弈为主 关注储能、国产替代方向
华西证券认为,11月以来中美科技股回调,主因海外流动性紧张和AI泡沫担忧,后续关注美国经济数据与12月降息预期变动。资金面来看,A股仍以存量博弈为主,融资资金和南向资金交易显示资金存在“高低切”,此外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落地有助遏制基金“风格漂移、押赛道、抱团、追逐短期排名”等问题,机构的极致抱团或有所弱化。当前A股处于业绩真空期,基本面指引弱化,围绕“次年政策与景气趋势”的预期交易强化,是有利于“中小市值+主题投资”的市场环境。
国投证券:历史暗示,明年初A股科技风格或许回归
对于A股科技风格何时重归,目前评估下来仍在观察期,历史的暗示是明年初。客观而言,10月至今科技内部投资已经明显分化,加剧有基本面支撑的强势品种抱团与相对低位有产业催化品种的轮动倾斜(例如:锂电)。当前高切低依然是风格再均衡(高位回落,低位无序),目前我们仍然维持真正风格切换需等到水牛向基本面牛明确过渡才会到来,届时出海+低位顺周期(含全球定价资源品,化工、工业金属、工程机械、家电、电力设备)或将成为年内投资的“最后一搏”。
(来源:澎湃新闻、财联社、金融界)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万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