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拼装感受时代印记,国际博物馆日在劳博穿越百年工业历程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李姣 唐蕾 刘琪 文/图
05-18 21:0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一台老式收音机,记录着电子工业的起步;一辆凤凰自行车,承载着“广东制造”的荣光;一个火柴盒大小的MP3,见证着产业升级的飞跃......“粤港澳百年工业变迁展”正在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展出。

展览以新中国成立前、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三大历史阶段为线索,通过家电、手机、自行车、音响等126件/套极具年代感的展品,串联起从传统手工业到智能制造的时代跨越,向来往观众述说着这片热土从传统手工业到智能制造的沧桑巨变。

此次展览由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广州市迪士普音响博物馆与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承办。

恰逢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模型拼装体验活动在现场举办。主办方以“冰箱”这一家用电器为切入点,吸引了10组亲子家庭参与活动。冰箱作为改革开放后家庭生活现代化的标志性物件,承载着从“奢侈品”到“必需品”的时代变迁。活动中,参与者按照图纸指引专心拼装冰箱模型,更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冰箱的发展历程,回顾了家电产业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奋斗历程。

“通过亲手拼装冰箱模型,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工业飞速发展的年代,感受到了劳动者们的智慧和汗水。”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对冰箱的构造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更让他对广东的工业成就充满了敬意。

记者了解到,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博物馆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应与时代同频共振。主办方通过举办本次活动,让观众体验到了工业制造的乐趣,同时也展示了博物馆在传承工业文化、推动社会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未来,主办方还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的展览和活动形式,为公众提供深入了解工业文化的平台,让工业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免费向公众开放。诚邀市民朋友走进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在工业记忆的展品中,读懂粤港澳制造的精神原力。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海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吉莹 通讯员 李姣 唐蕾 刘琪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