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当珠三角地区各个机场纷纷启动抗台风预案的时候,一架小飞机,从香港国际机场起飞,一头扎进超强台风“桦加沙”。这架注册号为 B-LVB的庞巴迪挑战者605,隶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飞行服务队。
根据实时飞行器飞行状况数据,这架飞机今天(23日)已执飞两次,第二次飞行于14时31分成功返程降落,其间多次冲进桦加沙的核心区域进行台风气象探测。
台风、飓风,这些热带气旋是地球上能量最大的天气现象之一,也是现代气象研究中相对的盲点。由于诞生、成长于大洋,而人类绝大部分气象站都建立在陆地上,所以热带气旋的数据相当缺乏。气象卫星要么数据更新不及时,要么数据精度不够高。所以,把气象仪器装上飞机勇闯风眼,就成了气象学家研究台风的最直接方式。
据中国气象报报道,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在台风“桦加沙”生成前便已关注到了它的动态,并对“桦加沙”的可能动态开展了多次讨论交流,联合极天目遥感、楚天通航等公司提前协调飞机抵达海南琼海博鳌机场,并在海南气象部门的帮助下针对台风“桦加沙”开展南海台风有人飞机外场观测试验。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22日傍晚开展有人飞机测试飞行,检测了机载观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各设备运行情况良好,计划于23日开展正式观测试验。
同时,香港天文台从23日起利用机载下投式探空获取台风“桦加沙”内部气象要素的垂直廓线。这也是自去年台风“潭美”期间联合开展我国首次南海台风双有人飞机外场观测试验以来,沪港双方再次携手开展有人飞机联合外场观测试验,全方位捕捉台风“桦加沙”台风内部三维结构的变化。
编辑 张克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