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5年8月22日

深圳特区报
08-22 07: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美丽深圳·每日一图:山海相融。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钢 摄

全市建成各类体育设施4.6万个

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全面开工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活力深圳

全市建成各类体育设施4.6万个 常年参加体育锻炼市民超800万

全民运动成为城市的鲜活注脚

清晨6点的深圳湾畔,穿着荧光色运动服的跑者们形成流动的风景线;傍晚时分,福田区莲花街道社区广场上,居民随着音乐跳起健身操,隔壁篮球场的三对三比赛正打得火热……从晨曦微露到华灯初上,运动的活力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流淌——这是深圳全民健身热潮最生动的体现。详情>>>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深”植创新沃土筑牢发展根基

“圳”动未来引擎勇立全球标杆

回顾深圳45年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从特区成立初期依托“三来一补”引进技术,初步奠定科技创新基础;到主动开展集成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再到积极推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型城市;直至当前加速推进原始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贯穿其中的就是: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需求为牵引、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详情>>>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一部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演进史。45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视人才为珍宝,不断擦亮改革底色、澎湃创新动能、彰显开放格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最好舞台,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盛景,为服务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详情>>>

产城新样本

30公顷土地“活化”打造“三生融合”产城新样本

在毗邻城市中心位置实施如此大面积土地的环境修复、存量活化,涉及哪些施工难度和复杂性工艺?这片曾经产业发展的“不毛之地”,又何以能变身百万平方米数字智谷?近日,记者前往项目现场实探,了解这处全国最大环境修复工程的建设意义和最新进展。详情>>>

全面开工

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全面推进

备受市民关注的侨城东路北延通道传来新消息。记者近日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这条连接福田、南山、龙华三区的城市交通新动脉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项目12个工作面施工同步推进。根据规划,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将于2030年底通车。详情>>>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通讯员 李梦缘 摄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9家深企上榜!战新产业表现亮眼

8月21日,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排名不分先后)。记者根据天眼查企业注册地信息统计,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大族激光、顺丰、神州信息、欣旺达、华大集团等9家深圳企业上榜,深圳成为上榜企业最多的城市之一。详情>>>

深圳晚报:

殷亨通:爱上“深圳热”

把未来托付给她

8月3日清晨,一架编号为B-129X的校验飞机平稳降落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崭新的三跑道上。机坪上,来自深圳机场地面服务公司的殷亨通稳稳托住相机,记录下历史性的一幕——深圳机场三跑道飞行校验工作圆满收官。这张照片次日便登上《深圳晚报》头版。对殷亨通来说,用镜头记录机场的发展轨迹是工作职责,更源自他对这座城市和这座机场的热爱。详情>>>

晶报:

科技赋能+规则引领,

龙华破题百万电单车“围城”

8月21日下午3点,龙华区通过“AI 3D技术+分级分类治理”专项行动,对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乱停放开展全面整治。该行动通过多平台同步直播,呼吁市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全区电动自行车从“无序停放”向“有序治理”转变。据悉,AI 3D建模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新兴、世界前沿的实时三维场景重建技术,结合数据库信息,系统可快速完成车辆身份的智能比对,精准判定车辆的实际停放状态和时长,为管理措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详情>>>

编辑 温静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