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深圳实践”十大案例出炉,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美丽中国典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08-15 17:3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同步推进高山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营建鸟岛群及湿生灌丛,将恩上湿地打造为城市新IP,成为集湿地保护与自然教育于一体的生态示范样本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今年的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为绘就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的美好画卷,展现深圳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成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评选出全市生态修复十大案例,持续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深圳样本。

据了解,全市生态修复十大案例具体包括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深圳河入海口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福田区鲲鹏径一号桥建设项目、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前海桂湾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宝安区潭头石场生态修复项目、茅洲河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大沙河生态长廊系统修复项目、梧桐山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修复项目以及光明小镇现代都市田园试点项目。

其中,福田红树林湿地位于深圳湾东北部,毗邻深圳和香港两个国际大都市,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上重要的越冬地和中转站,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近10万只迁徙候鸟关键栖息地。90年代以来,面临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逐步退化、栖息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

为保护超大城市腹地的这片绿色净土,深圳启动一系列基于自然的红树林湿地修复行动,实施禁渔等严格生态保护措施,陆海联动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开展主动式生境管理、智慧化监测评估、智能化水位管理,打造出广东乃至全国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在近日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被授予全球“星级湿地中心奖People单项奖”。

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范围涉及洋畴湾—鹅公湾、金沙湾—大澳湾,是国内首个以珊瑚礁修复为主题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该海域曾面临海域珊瑚礁生态退化、渔业资源衰退、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等生态问题。海洋牧场建设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多功能人工鱼礁集群、开展珊瑚礁修复与生物增殖,实施海域实时在线可视化监测,打造“生态修复为基、科技赋能为翼、产业融合为果”的海洋牧场立体化发展新格局。项目恢复了珊瑚礁生态系统,加速深远海养殖、海洋生物科技等产业集聚,有望成为大湾区蓝色经济新增长极。

梧桐山作为深圳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域,但其生态系统面临多重挑战与威胁,突出表现为外来物种入侵、特色本地种群衰退、高山湿地生态系统受损等。近年来,梧桐山通过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营造多层次、多色彩的高等级森林生态系统;培育世界上分布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原生乔木型高山杜鹃花海;同步推进高山湿地生态系统修复,营建鸟岛群及湿生灌丛,将恩上湿地打造为城市新IP,成为集湿地保护与自然教育于一体的生态示范样本。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苑伟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