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联系读特新闻记者报料,称网络上出现了一批自称“宠物通灵师”的诈骗团伙,他们谎称可以帮已离世宠物的宠主找到“转世投胎”的宠物,并借此牟取宠主钱财,目前已出现不少受骗案例。
通过社交平台,锁定行骗对象
据小王(化名)介绍,她的宠物犬于今年6月因脑瘤去世,她在某社交平台分享了思念爱宠的心情,随即就有骗子通过评论、私信联系她,声称认识“通灵师”,可以帮助宠主找到“投胎转世”的宠物。“当时心情比较难过,没有理性思考这件事,就加了微信,然后就被拉到了一个群里。”群内数百人以 “互相安慰” 为名,实则通过各种话术套取离世宠物信息,待时机成熟,“通灵师”就通过复述这些信息伪装通灵能力,诱导宠主购买价格从1299元至2199元不等的 “转世套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王就发现了这个猫腻,而群里所谓的“成功案例分享”疑似骗子自导自演,她在群里提出了疑问,却马上被以“影响磁场”为由踢出了群聊。
行骗者通过社交平台锁定目标。
“通灵套餐”价目表。
利用丧宠心情,实施精神操控
一位购买了“通灵套餐”的受骗者小徐(化名)向读特新闻记者表示,“通灵师”要求宠主每天默念心经、记录梦境以寻找 “母体”(怀孕母狗)。但当她把梦境内容告知“通灵师”后,对方却没有回复。小徐忍不住发信息催促,但“通灵师”反过来指责她心急,要求其磨炼性情。“因为迟迟找不到小狗,我忍不住在群里分享了焦虑的心情,但之前向我推荐‘通灵师’的人说我找不到是因为我不够心诚、信念不够强,让我不相信的话就退群。”
“通灵师”指责受骗者。
单次涉案金额小,联合报案是破局关键
广东生龙律师事务所律师吴芷莹律师指出,若“通灵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可找到投胎转世宠物”的能力骗取钱财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可能构成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一般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3000元以上方可达到诈骗罪立案标准。吴芷莹律师建议受骗者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联合其他受骗者共同向行骗者所在地或受害者集中地警方报案。目前,部分受害者已联合维权,但由于单笔金额较小、受害者分散,仍需更多人联合举证以推动案件进展。
注意甄别骗局,勿因悲伤病急乱投医
读特新闻记者通过报料者了解到,自从受骗者开始在网上曝光此类行骗套路,该诈骗团伙就解散了群聊,并建立了一个新群,目前门槛从免费开放提高至付费购买服务后才能进群。
诈骗团伙屡屡得手,关键在于他们盯上了宠物离世后处于情感脆弱期的主人作为突破口。爱宠离世的宠主需警惕主动提供 “通灵” 服务的陌生人,尤其是要求转账后才能入群或获取信息的行为。真正的情感支持无需付费,且 “转世”“灵魂沟通” 等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宠物丧恸是正常情感反应,建议通过宠物殡葬服务、专业的心理咨询等科学渠道缓解悲伤情绪,避免因病急乱投医被骗局“收割”。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