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体育盛会遇上碳中和,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史上“最绿”运动会,记者7月16日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推出“碳足迹标识”,不仅要比拼奖牌,还要比拼“含绿量”,支持赛事碳中和。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于2025年在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举行。深圳赛区将承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2个闭幕式和25个比赛项目,从场馆建材到运动员服装统统要打“碳标签”。
什么是“碳足迹标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人士介绍,简单说就是产品的“绿色身份证”,就像我们每天走路会留下脚印,产品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到运输销售,也会产生“碳脚印”。碳足迹标识,就是用科学方法算出“脚印”大小,并标注在产品上。数字越小,代表它对地球越友好。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碳标签体系已形成多元类型,可为赛事提供多样的绿色选择。赛事期间,组委会优先选择通过碳足迹认证的低碳产品。赛事绿色采购清单涵盖场馆建设、赛事运营、后勤保障等方面,具体产品大到碳混凝土、光伏发电系统、节能灯光、可循环利用物资、电动车队、无纸化办公等,小到毛绒玩具、毛巾、天然矿泉水、碳酸饮料、茶叶、净水机等。
组委会提醒,相关企业可登录官网申请认证(https://www.smq.com.cn/gbalca/gateway/#/index),深圳对获认证企业给予每张证书最高10万元资助(同一企业限3张);消费者请认准产品包装上的“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字样。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