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之间数据打架、推算结果偏差巨大,AI给的“最优志愿方案”有点乱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实习生 朱静蕾 蒙仪方
07-02 10:15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今年,各类AI志愿填报工具纷纷涌入高考志愿填报市场。

“输入分数就能生成最优志愿方案”“AI算法加持,报考成功率直线提升”——今年,各类AI志愿填报工具纷纷涌入高考志愿填报市场。记者发现,相比于志愿填报规划师的高昂费用,AI填报工具大多打着“免费”“高效低价”标签,成为了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心仪选择。当志愿填报转向“云端”,AI填报工具是真的高效精准,还是暗藏陷阱?

平台纷纷推出AI志愿填报工具

今年高考季,AI志愿填报这一细分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5月,腾讯QQ浏览器上线“AI高考通”,宣称是行业首个高考Agent(智能体);同月,此前深耕中小学课后辅导的作业帮,也跨入辅助志愿填报领域,上线高考志愿填报服务;6月,百度对AI聊志愿智能体进行升级,称其接入了文心大模型、DeepSeek-R1等多个大模型;同月,腾讯元宝宣布“高考志愿咨询”能力上线;夸克发布“高考志愿大模型”,实现从咨询到生成报告的全流程服务。

此外,腾讯元宝、夸克和知乎APP还相继更新了应用商店的页面介绍,APP图标也更换成带有“高考志愿”“高考选志愿”“高考季”等字样的内容。

记者体验下来发现,市面提供AI志愿填报的平台大多采用“免费基础功能+付费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平台会要求考生输入高考分数、省份、科目等基本信息,然后通过院校专业信息和内置的算法模型,为考生推荐相应的大学和专业,并给出“冲稳保”院校推荐。

在推荐院校时,有平台还提供“院校优先”和“专业优先”两种模式:如果考生没有特别钟爱的专业,更看重院校,则可以选择“院校优先”,以确保能够被理想的院校录取;如果考生更看重学科特色与个人兴趣匹配,则可以选择“专业优先”。

除了传统的志愿填报建议,部分平台还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考生可以在夸克上填写兴趣爱好、目标院校、地域偏好、专业偏好以及毕业规划等个性化需求,AI算法会结合考生需求综合匹配高校。QQ浏览器甚至推出MBTI性格评估、霍兰德兴趣评估等帮助考生测试适合自己的专业。

基础数据有误

不同平台数据打架

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AI志愿填报服务广告,考生家长陈潇也下载了几款软件进行体验,她发现都存在着位次不准确的问题。软件中显示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去年历史类最低分是593分,排名是4024名,但广东发布的填报指南中最低位次则是3948名。

记者体验下来也发现同样问题,虽然众多AI高考志愿填报软件宣称“全国近3000家院校数据同步更新,提供最新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排名,助力考生快速锁定专业和院校”,但实际情况却是,基础数据可能有误且软件之间会出现“数据打架”的情况。

以广州某学院的法学(海商法)专业为例,在百度平台上,该专业历史类的最低分数线显示为521分,对应排名为27204位,录取人数为93人。而在夸克上搜索同一专业时,虽然最低分数线同样显示为521分,但排名却略有不同,为27268位,且录取人数显示为46人。记者查阅该校官网,2024年该校法学(海商法)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确实为521分,排名为27204位,与百度一致。但录取人数为46人,与夸克上录取人数信息一致,却与百度显示的录取人数有出入。

记者在百度和夸克上搜索某大学珠海校区的工商管理专业,以2024年广东地区历史类为例,均显示该专业的最低分为582分,位次为5988名。然而,记者在该校招生网查询到的最低录取分数显示为582分,排名却是5866名。这样一来,基础数据的错误和各平台数据的差异,给考生和家长进行准确的志愿填报决策带来难度。

此外,各软件平台推算后给出的录取概率偏差巨大。

以掌上高考APP为例,记者将高考省份设定为“广东”,选考科目选择为“物理、生物和化学”,总分填写为“600分”后,页面显示“院校优先”中的全部院校共有571所。该APP按照“冲稳保”的梯度,列出了相应的院校和专业。在可供参考的院校中,对于某大学的定位是录取概率50%的稳妥院校。随后,记者在夸克上提交了完全相同的考生信息,结果显示在“院校优先”中,可选院校多达1155所,并且对于该大学的定位是99%概率能录取的保底院校。

家长看法各异

消委会发布提醒

对于如今大热的AI高考志愿填报工具,家长的看法各异。

虽然发现了AI填报软件会出现信息有误的问题,但陈潇认为“大部分(功能)还是做得不错的”。“冲稳保的建议其实都做得挺好的,看了会比较节省时间。”陈潇说。

对AI持反对意见的也有不少,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布一篇名为“爸爸执意要用AI帮我填报志愿”的帖子,评论区内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经历。一位网友称:“我昨天用AI试了一下,乱七八糟完全不对,赶紧跟孩子爸爸说AI还没那么成熟,要好好研究志愿,(孩子)辛辛苦苦三年,别被AI坑了。”另一位网友称:“AI真的不行,它会虚高,给你一种能进那个学校的感觉,实际可能会滑档。”还有一位网友称:“我复读的班里有一位同学就是用AI填报,然后全部滑档了,这玩意不靠谱的。”

事实上,针对AI填报志愿,已有部分省消委会发布提醒。

近日,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示中提到,AI填报高考志愿的原理是借助大数据对考生、学校和专业进行建模,再依据这些数据为考生推荐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并预测录取概率。其优势在于能充分发挥AI的数据处理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数据分析。然而,一个“AI志愿报考产品”得出的结果是否靠谱,关键在于其采用的数据是否完整准确,使用的算法是否科学。具体来说,采用的数据是否详尽全面、来自哪个时间段、数据来源是否可靠真实,都至关重要。即便数据来源真实可靠,算法本身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填报建议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安徽省消委会指出,考生和家长如将AI产品作为辅助和参考需要关注数据来源——要关注产品或服务页面是否标注数据来源合法透明,是否公开注明数据来源,例如“基于××省20××-20××年公开分数线”。或者在显著位置标注类似提示“本服务为AI算法推荐,仅供参考,最终志愿填报需结合个人情况及官方政策”。

此外,安徽省消委会还提醒,不要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提供考生个人资料及敏感信息,如考生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即使是打码的准考证、成绩单、志愿填报表的照片(图片)也不要提供,因为技术手段很容易将其还原。

6月27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也发布消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咨询有关信息,警惕“天价志愿辅导”陷阱,理性报考。省考试院给出了志愿填报咨询渠道,包括: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打造的高考志愿填报信息服务系统“阳光志愿”查询;通过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查询;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微官网咨询等。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实习生 朱静蕾 蒙仪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