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式开启!
一年一度“鸟圈”顶流盛会来啦!
候鸟“天团”已空降深圳湾、红树林等“舞台”
现在邀你拿起手机、相机化身“鸟类观察家”
记录它们的神秘行踪!
一年一度的候鸟季如约而至
近日,由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
主办的“深圳物候记录公民科学项目”
推出鸟类专题活动


邀请广大市民
用镜头记录深圳鸟类的身影
体验观鸟乐趣,唤起爱鸟意识
共同守护人鸟共生的美好家园
这些记录将为《深圳物候记录公民科学活动·鸟类专题报告》
及《深圳物候记录公民科学活动·鸟类专题宣传视频》
贡献宝贵数据及珍贵素材

2025深圳物候记录公民科学活动小程序页面。
根据《深圳鸟类名录(2025版)》数据显示
2024年深圳新发现12种鸟类
新增种数创历史新高
且大部分源于观鸟爱好者的观察记录
为深圳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深圳有多宠鸟?

在深圳,呵护鸟儿的探索不止于记录
夜幕降临,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内
100盏路灯散发出琥珀色的光芒
格外柔和

(图源:新华社)
这是专为鸟儿设计的
生物多样性友好路灯
是大山雀和鹊鸲
在这座城市中繁衍的“家”
大山雀和鹊鸲都是洞巢鸟
没法自己啄洞
只能靠天然树洞安家
城市公园天然树洞稀缺
路灯的通风口成为它们临时的窝

(图源:新华社)
但这带来了隐患
一方面鸟巢并不绝对稳固
巢材掉落,鸟巢有倾覆风险
另一方面,搭建在灯柱内部的鸟巢
一遇雨季,雨水附积
也会引发线路短路断电
驱赶鸟儿是最简单的做法
但公园保育员和公园管理团队
却做了另一种选择——
重新设计路灯

新路灯与巢箱结合起来。受访者供图
新路灯的灯柱背面安装了巢箱
可以防止鸟巢掉落
巢箱内还安装了摄像头
方便科研人员随时观察它们的情况
除了更宜居,新路灯
对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也更友好
新路灯的光向行人道集中
减少光线对草坪上动物的干扰

改造后的灯光更柔和,对草坪树林的影响也更小。受访者供图
如何文明观鸟?

@深圳er,你的“鸟邻居”已上线!
我们该如何守护
这群远道而来的朋友?


“鸬鹚大军”在深圳湾觅食。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李忠 摄
候鸟迁徙,是自然界壮丽的生命史诗
全球约1/3鸟类具有迁徙习性
深港后海湾作为东亚-澳大利亚西亚
迁飞通道的重要节点
每年9月至次年5月迎来约10万只候鸟
涵盖超270种鸟类
其中60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反嘴鹬在深圳湾戏水。鹿向荣 摄
目前,深圳已进入秋冬候鸟迁徙季
据深圳观鸟协会数据
每年11月至次年2月
是深圳观鸟最佳时段
此时深圳湾、福田红树林等区域
将迎来近10万只候鸟

福田红树林湿地的黑尾塍鹬。鹿向荣 摄
身为一名专业的“鸟类观察家”
请做到文明观鸟
保持安全距离,切勿投喂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李忠 摄
这份文明观鸟指南快查收
👇👇
(点击图片收藏观鸟攻略)
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

▍可观赏候鸟
翘嘴鹬、蒙古沙鸻、铁嘴沙鸻、半蹼鹬、黑脸琵鹭、反嘴鹬、黑翅长脚鹬、苍鹭等。
▍观鸟技巧
早晨是较好的观鸟时间,观察鸟类时保持耐心,不要急于靠近,观鸟时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惊扰;可提前查询潮汐水位,当潮汐水位达到海基面0.5米-1.2米时,是鸟儿觅食最活跃的时段;保护区内有观鸟亭、观鸟船等设施,可充分利用这些设施获得更好的观鸟视角。
▍交通指南
地铁:1号线侨城东站C1出口。
自驾:园区不提供停车位,宠物不得入内。
深圳湾公园

▍观鸟注意事项
文明观鸟,保持安静,勿下至滩涂处,避免惊扰鸟儿;科学观鸟,不投喂食物或诱引鸟儿。
▍观鸟时段
深圳湾观鸟需要注意潮水,潮水一米左右及以下会有比较多的滩涂露出。这时候才可以看到比较多的鸟儿,具体的潮汐情况可以查询深圳气象局的潮汐预报。
▍交通指南
地铁:9号线深圳湾公园站D2出口。
自驾:前往需提前预约停车,市民游客可通过“深i公园”小程序或“美丽深圳”微信公众号“公园深圳”栏目“预约停车”进行预约。
(资料来源:新华社、读特客户端、美丽深圳、深圳特区报)
转载请标注来源读特客户端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伊诺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张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