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深圳健儿铸就新高峰!18金18银14铜历史最佳!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15:56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11月20日晚,广东男篮U22以一场气势如虹的胜利强势夺冠,为十五运会广东代表团的征程画上圆满句号,也为这段拼搏岁月定格下璀璨的荣光。

11月20日晚,广东男篮U22以一场气势如虹的胜利强势夺冠,为十五运会广东代表团的征程画上圆满句号,也为这段拼搏岁月定格下璀璨的荣光。

本届全运会,共有226名深圳健儿入选广东代表团,参加十五运会竞技体育项目27个大项、33个分项、133个小项的比赛,为广东代表团贡献了18枚金牌、18枚银牌、14枚铜牌,合计50枚奖牌。

深圳运动员在十五运赛场上勇夺18枚金牌、50枚奖牌创下了深圳运动员参加全运会的历史最佳成绩,而226人入选广东代表团则创下参赛人数历史最高记录。

亚运奥运全运连刷纪录

根据相关综合运动会规程,十四冬公开组(计入深圳1金2银)、三大球运动会(计入深圳1金)等算入十五运总成绩册,计入后深圳为广东代表团的总贡献达到了20枚金牌、20枚银牌、14枚铜牌,合计54枚奖牌。

深圳运动员226人占广东代表团参赛总人数的21.08%;18枚金牌占广东代表团的40.91%,较上届大幅提升超13个百分点;奖牌数占广东代表团的37.31%,较上一届提升近3个百分点;金牌数、奖牌数首次跃居全省各地市榜首,标志着深圳体育综合实力的跨越。

从参赛规模到项目覆盖,从金牌数量到奖牌总数,深圳体育健儿在本届全运会上全面突破、多点开花,成为广东代表团争金夺牌的中流砥柱。

至此,深圳运动员已连续在杭州亚运会、巴黎奥运会、十五运会等三个重大体育赛事刷新参赛成绩的历史最佳纪录。

老将新秀齐发力铸荣光

十五运会上,各项目老将新秀强势发力,尽显深圳尖子运动员硬核实力——

奥运冠军王柳懿、王芊懿以绝对优势收获花样游泳双人项目金牌;严思宇、欧阳钰分别助力广东跳水队卫冕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冠军;张悦彤连续三届全运会勇夺攀岩项目金牌,捍卫攀岩女子难度霸主地位;老将林高远搭档刘诗雯组成的“诗和远方”组合,在混双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决赛中更上演惊险逆转,勇夺桂冠。

深圳篮球健儿助力广东代表团勇夺男子成年组、女子成年组、男子U18组、男子U22组四枚金牌。沈梓捷、贺希宁、刘传兴助力广东男篮成年组时隔十二年后再次站上全运会最高领奖台;武桐桐、李嘉琳、沈怡助力广东女篮时隔八年重夺全运金牌。

15岁的深圳体操新星柯沁沁以5金2银的惊艳表现闪耀十五运会,不仅横扫青年组女子团体、个人全能及高低杠平衡木跳马全能三项单项金牌,更斩获成年组个人全能与平衡木两枚金牌,还摘得女子团体和自由体操银牌,强势加冕“五冠王”,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位同时包揽青年组与成年组个人全能金牌的运动员。

新兴与传统项目齐头并进

十五运赛场上,深圳运动员在传统优势项目与新兴项目上双线告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体操、跳水、乒乓球等传统强项继续领跑赛场,展现深厚积淀。

与此同时,张维维包揽高尔夫女子个人与团体双冠,倪旭林与搭档夺得开幕后广东代表团首枚金牌,高尔夫、赛艇等项目实现金牌新突破;时隔16年后,广东棒球队再次闯入全运会棒球比赛决赛并收获一枚银牌,重返荣耀之路;雷珊珊收获深圳历史上的首枚自由式小轮车的奖牌,滑板小将林泓豪带伤出战刷新深圳该项目全运会最佳成绩。新兴项目强势突围,展现深圳竞技体育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

足球领域,青训体系成效显著,本土培养成果亮眼,以深圳运动员为核心班底的广东女足U16、广东男足U20征战全运会双双斩获银牌,深圳足球运动员依托深圳“校园普及+梯队建设+精英培养”三级青训体系的精心打磨,在赛场展现出强劲竞争力,折射出深圳“选拔-培养-输送-竞技”闭环人才培养的强大效能,彰显深圳足球青训工作的累累硕果。

面向未来,深圳将继续系统构建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巩固市体校后备人才培养核心阵地作用,深化体教融合,推动业余体校、特色学校、社会俱乐部多元协同,扩大优势项目选材面,畅通“市-省-国家”输送通道。加快国家队训练基地建设步伐,依托现有田径、冰球等国家队训练基地资源,积极争取足球、游泳等更多国家级基地落户深圳,高标准推进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建设,依托国家优质资源赋能我市竞技水平跃升。扎实做好重大赛事备战与综合保障。聚焦2026年第十七届省运会、2026年名古屋亚运会、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等关键赛事,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强化科技助力与复合型团队支撑,为深圳健儿在各级各类的赛事夺取佳绩,展示深圳力量。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