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盖、强规范、优服务!深圳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高楠 王钾
11-03 19:41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全覆盖、强规范、优服务!深圳发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

近期,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作为专利授权量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21年领跑全国大中城市的创新型城市,深圳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需求旺盛。此次《管理办法》的发布,是深圳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四大设计实现服务从“有”到“优”的升级,为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更标准、更规范、更便利的服务,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知识产权动能。

网点类型全覆盖

《管理办法》按机构性质将网点划分为高校科研院所类、公共图书馆类、产业园区类、市场化机构类、行业组织类五大类型,推行“一类机构一套服务方案”。不同类型网点精准对接创新不同阶段需求,高校科研院所类网点聚焦科研成果转化与专利信息运用培训服务;公共图书馆类网点提供知识产权全民科普与基础信息查询服务;产业园区类网点为企业提供创新支持与技术转化配套服务;市场化机构类网点衔接低成本公益咨询与增值服务;行业组织类网点专注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及精准推送相关政策。

认定程序规范化

《管理办法》设定明确、规范的认定标准,从服务场地、人员资质、服务能力等多方面明确准入标准,从源头保障网点服务质量。实行“申请、审核、评审、认定”四步流程,过程公开、公正、透明,确保入选网点具备扎实的服务能力,为服务质量筑牢根基。

服务内容分级化

《管理办法》推行基础服务“零门槛”,侧重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查询、事务咨询、政策宣传、公益培训等服务,使各类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能够便捷获取基础信息等服务资源。对于产业集群高端需求,鼓励网点提供高质量的专利导航、预警分析、产业发展咨询等高端增值服务,精准匹配深圳“20+8”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求,助力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管理机制动态化

《管理办法》建立年度评估机制,从多个维度对网点进行综合考评。同时,设立退出机制,对服务质量不达标、考评不合格的网点予以清退,形成“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激发网点提升服务水平的源动力。

目前,《管理办法》已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政务网站同步发布。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介绍,接下来将以《管理办法》实施为抓手,加快培育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推动网点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及重点区域,加强指导、监督与能力提升。

未来,随着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各网点逐步建成,深圳将进一步织密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高楠 王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