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烟草局,针对该局与当地好运来超市的纠纷,向媒体发来回复。行政执法检查规范性这个话题,又一次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值得肯定的是,面对好运来超市当事人的质疑与媒体关注,曾都烟草局展现了接受监督的积极姿态,通过书面形式向媒体详细回复,回应了超市当事人对执法检查的疑问;二审中,曾都烟草局副局长出庭应诉,直面司法监督。这种不回避问题、主动接受媒体监督与司法监督的态度,是行政部门规范执法的应有之义,值得认可。
同样值得肯定的是,随州市烟草局在监督中发现,下级的曾都区烟草局执法人员未对涉案卷烟进行封存,导致关键物证证明力不足,随即责令曾都烟草局撤销立案,同步对相关人员予以追责问责,体现了对执法程序正义的尊重。
但是,反思不能到此为止。一场本应是正常的执法检查,最终因物证问题而撤销立案,其中的问题值得深究。未封存物证是个别执法人员的偶然疏忽,还是执法流程中普遍存在的漏洞?是长期以来未重视物证管理,还是临时因春节检查繁忙导致的疏漏?这些疑问需要通过深入调查找到症结。如果只是追责个案人员,不梳理流程、完善制度,类似问题可能反复出现,影响执法公信力。
需要注意的是,曾都烟草局的回复中仍有语焉不详之处。回复中说到“未对涉案卷烟进行封存”,却没有说明未封存的香烟去向。这里有没有私自拿取、转手倒卖等情况?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执法廉洁性与案件公正性,如此敏感问题不能模糊了之。
曾都烟草局虽然赢了官司,但只有严格审视自身执法行为,深入反思存在的不足,补齐流程短板,才能让执法检查更规范,让民众安全感更足。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