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常干净,充满科技感,尤其是机器人清扫街景让我印象深刻。”今年8月底,俄罗斯职业滑板运动员Vadim Shtreker首次来到深圳,第二天就直奔新开业的市内免税店选购智能眼镜。
像Vadim这样来华的外国游客正显著增多。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出入境人数达1.7亿人次,其中外国人出入境3805万人次,同比增长30.2%。免签政策扩大和国际航线持续恢复,正在为China Travel市场注入新动力。
作为旅游服务的关键环节,酒店业也直接受益于这波入境热潮。多家酒店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今年以来入境客人数量明显上升,尤其是来自亚洲国家的旅客。
俄罗斯游客Vadim Shtreker在深圳市内免税店挑选商品。
AI破解语言关,每4个住客3个是外宾
“七月份,我们酒店的入境客人订单占比突破50%。”上海一家四星级酒店总经理表示。同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的酒店也迎来大批海外旅客。
记者了解到,为承接好这波入境客流,不少酒店通过技术赋能与服务升级,提升接待能力和用户体验。“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多语种预订咨询,以前全靠人工处理,效率低、成本高。”一位酒店从业者坦言。如今,越来越多酒店选择借助技术手段破解语言关。
以位于上海人民广场的珍宝酒店为例,使用OTA平台搭载的AI多语言客服系统后,日均外宾咨询处理时间从半天缩短至30分钟,直接节约人力成本。截至今年上半年,该酒店的入境客流订单量占比提升了75%,即每4位住客中就有3位来自境外。
除了多语言客服能力的提升,不少酒店还通过国际OTA平台的海外营销资源,积极参与全球性的促销活动,实现海外曝光和订单转化双提升。上海南新雅皇冠假日酒店负责人在采访中提到,“通过参与OTA平台的机酒打包套餐和海外大促等活动,今年第二季度的入境订单同比增幅达到90%。”
“2019年之前,入境游大多依靠传统旅行社的组团模式,游客普遍接受线下导览和固定行程。而如今,散客市场已经逐渐成为推动入境游增长的主要引擎。”一位国内连锁品牌酒店的总经理向记者透露,该酒店接待的自由行游客比例持续攀升,这些旅客更加关注酒店的特色与亮点服务,酒店也因此主动调整,推出如双语“住宿+Citywalk”等创新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开始熟知这一国内酒店品牌,并对酒店所提供的太极、打香篆、旅拍及Citywalk等特色文化体验纷纷表示喜爱。
外国游客在深圳购物。
支付、语言、吸烟……酒店服务仍存三大痛点
热潮之下,入境游服务的细节仍待提升。携程集团近日发布的《2025入境游调研报告》指出,目前外国游客在酒店入住过程中仍集中面临三大痛点,分别是支付不便、语言沟通障碍以及无烟环境执行不到位。
报告显示,尽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但外籍游客在绑定支付方式时流程复杂,使用国际信用卡支付还需承担较高手续费。
同时,多数经济型酒店的多语言服务能力仍有限,餐厅菜单缺乏外文标识,难以满足无麸质、素食等特殊饮食需求,直接影响入住体验。此外,作为主要客源国之一,不少韩国游客在调研中反映,部分酒店的非吸烟楼层管理不严,影响了住宿舒适度。
报告强调,“酒店是外国游客来华的‘第一站’,其国际化服务水平与细节处理,直接影响他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尽管挑战仍在,中国酒店业依旧以更开放、专业的姿态迎接全球旅客。
从AI多语言支持、线上线下服务优化,到文化体验与礼宾服务升级,共同构建出一个更友好、便捷、国际化的旅游环境,成为入境游持续升温的重要助力。
有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并不缺世界级的旅游资源,缺的是更贴心、更国际化的服务细节。”让外国游客“进得来、玩得顺、留得下”,是中国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关键一步。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