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项目、产业项目等关乎地方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保障。集中开工仪式本意在于鼓舞士气、提振信心、凝聚合力,展现推进项目的决心与魄力。
然而,有些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却变味走样,少数干部满脑子“开工即政绩”,热衷于“造势一时”而非“造福一方”。类似开工即停工、来去都匆匆,大手笔开工、“半拉子”收尾,反复搞开工、有场面没内容,都是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的集中开工秀,不仅虚耗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透支政府公信力,扰乱市场预期。说白了,是虚张声势、弄虚作假,是政绩观偏差的表现。
发展经济,显然不能靠造数据、讲排场、做表面文章,靠的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谋深谋实一批具有牵引性、标志性的高质量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达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以更务实的作风和服务,强化要素保障,真正让项目建设落地落实,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抓项目落实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投资者放心、创业者舒心,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终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