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元巨资注入,一座本该闪耀的汽车博物馆,建成两年却尘封闲置,令人扼腕!
明明可以早点完成的项目竣工验收,却被人为搁置,硬生生拖到黄花菜都快凉了。其中,无论是“踢皮球式”推诿,还是“躺平式”怠工,都让人慨叹一些部门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为官避事平生耻,不作为也是作风问题,庸政、懒政同样是渎职。这种拖延怠工绝非小事,不仅造成公共财政浪费,更直接损害公共利益和政府公信力。
再进一步说,此种虎头蛇尾的发展模式,根子上是政绩观出了偏差。重点工程的“重点”,主要不在于声势多么浩大、外观多么气派,而在于真正服务发展、惠及民生。项目上马时“轰轰烈烈”,工程竣工后“弃置不用”,暴露出“重建设轻运营”的痼疾,换来的只有地方发展的阵痛和社会公众的不满。
要破解重点工程“建而不用”的困局,需构建从决策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机制和问责机制。唯有以刚性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以全周期管理优化行政效能,才能让民生工程真正“落地有声”,让公共投资真正转化为发展实效与民生福祉。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