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已于近日发布,针对校园配餐全过程各环节明确了管理要求,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标准制定后,下一步该如何保障它有效落地实施?全面提升校园配餐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供餐企业、学校、监管部门等各方,能做些什么呢?来听听网友的建议。
@创可脑洞说:关键还得看落实,比如家长能不能真查账?第三方审计会不会流于形式?要让学生都吃上放心餐,还得靠全社会一起盯着——家长多较真、媒体多曝光、企业少耍滑,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舌尖无忧”。
@我是霁月呀:国标出台只是第一步,关键是怎么让这些规定真正落地见效。一句话:要让违法者付出相应代价。要让从业者明白,守法经营才是正道。
@喜欢手抓饼-:没有铁腕执行,再完善的标准也只是空中楼阁。需构建 “企业主责、监管主抓、学校协同、社会监督” 的共治体系。企业要将标准转化为操作规范;监管部门升级 “飞行检查”,顶格处罚违规者;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财周到:食品安全无小事,规则越细致,执行时可钻的空子就越小。人员配置上做好管理,检查落实要细化;原料做好监测,保证食品品质;用好“互联网+明厨亮灶”,做到放心安全;食品留样,保障回查机制。
@炸府少女ya:国标以“刚性标准+技术透明”填补了制度空白,但需警惕执行中的“纸面合规”。未来需通过地方细则配套、社会监督常态化,将“舌尖防线”从文本落到餐桌。
@羽落无声:从源头上降低校园餐风险,还要靠监督的便利化、日常化。“互联网+明厨亮灶”是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监督手段。在普及过程中,需不断减少监控死角,提高家长随手、随时监督的便利性。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