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密集传出重磅消息。“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9051.15万元的价格,拿下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单笔订单;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逐际动力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京东战略领投。
优必选斩获大额订单,是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商业化进程中的重大突破;京东战略领投逐际动力,反映出资本对深圳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持续看好。“左手”揽大单,“右手”融巨资,反映出深圳正在人形机器人新赛道上衔枚疾进。
在此之前,深圳的人形机器人就已经频频“出圈”。今年2月,众擎科技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优必选推出的全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无需人工干预或关机,全球首次实现自主换电,机器人工作“连轴转”的场景成为现实……人形机器人,一次又一次将深圳置于世界的聚光灯下。
当然,和人的成长一样,人形机器人的成长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7月22日,深圳特区报推出《“聚焦深圳人形机器人新赛道”系列报道之一——深圳奔向人形机器人第一城》,正如报道所说,抢占产业制高点不仅需要技术“能打”的整机企业,更依赖于整个产业链形成的创新合力。而这正是已形成了人形机器人完整产业链的深圳的优势所在。最新数据显示,深圳机器人产业产值和机器人企业总数均为全国第一。而深圳头部机器人企业的国产化率超过90%,供应链本地化率高达60%,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7月1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开幕式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首次用中文发表演讲,他向外界描绘AI时代“理解物理世界”的下一个十年时说,机器人将成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行业的核心力量。
“未来已来”,这种如今已常见的句式,用在人形机器人产业身上相当恰当,因为它本来就是面向未来的产业,需要深圳用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它,来回答类似这样的设问:AI技术加速迭代演进,如何更好地巩固自身优势,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如何在人形机器人“大脑”的核心算法等方面寻找更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人形机器人渐次走进日常生活,也会带来一系列伦理与安全问题。前几年,南方科技大学就举行了一场名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与人文:跨学科对话”的学术研讨会,反映了深圳在这方面的自觉。如今,站在新赛道上,当进一步形成这样的愿景与共识:技术不是让机器取代人,而是创造一个人机和谐共生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形机器人不是“他们”,而是“我们”的延伸与拓展。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