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时隔6年再次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本期栏目就该话题进行理论问答。
主持人:赵鑫
嘉 宾:董昀(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
金融活,经济活 金融稳,经济稳
主持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传递出哪些信号?
董昀: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意味着经济与金融之间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金融体系通过源源不断地向实体经济肌体当中注入资金血液,来引导实体经济要素的配置,进而推动经济发展。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血脉畅通是确保肌体健康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一环。因此,强劲而富有韧性的金融体系是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理应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这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论。我国金融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而不强。经过长期发展建设,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金融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仍不高,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尚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货币金融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定价权和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统筹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尽快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我们必须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的金融服务供给推动实体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稳固有效的金融制度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新时代新阶段金融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也是金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履行服务实体经济天职的主攻方向。
牢牢抓住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
主持人: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目前我国依然面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的现状,您认为金融如何锚定“高质量服务”这一要求,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质效?
董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既然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那么金融工作必须围绕高质量发展展开。既然金融的天职和使命是服务实体经济,那么新发展阶段的金融就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金融领域,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差异化,而金融服务的供给依然不平衡不充分,不能很好适应需求侧的新变化。归结起来就是金融发展质量还不高。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要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从供给侧发力,牢牢抓住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进程中实现我国金融业竞争力的新飞跃。
具体看,就是要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特别是做好党中央明确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二是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既要完善机构定位,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优化融资结构,又要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三是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没有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就谈不上高质量的金融发展
主持人: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金融风险诱因和形态更加复杂。会议提出“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这说明什么?
董昀:这表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就谈不上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金融风险诱因和形态更加复杂,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把动态监测、主动防范、及时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构建系统性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确保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因此,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金融工作的重点。
加强监控、防控风险的关键是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施策取向是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重点领域是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方债务风险和房地产市场风险等。方法论是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快和稳的关系,做到权责一致,实现稳中有进。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光影逐梦,声动丽水!企摄协(深圳)会员个展亮相2025丽水摄影节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 通讯员 盛传海)11月8日,以“新质创造 万象竞生”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25丽水摄影节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摄影界的年度盛会,本届摄影节以开放性、国际性、学术性、产业性、多元性五大特色惊艳亮相,七大展区联动呈现18531幅全球佳作与1335个精品展览,各项数据均创历届峰值,为观众带来沉浸式光影盛宴。 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受邀参展,携两大核心内容登陆摄影节,绽放独特影像魅力。其中,第十三届“沣标杯”国际听障摄影展重磅亮相,用无声镜头捕捉世间温情与生命力量,传递跨越语言的视觉共鸣;同时,协会王琛、陈德高、陈玉春、卢绮平、罗晓韵、刘小惠、吴永坤、雷尊惠8位优秀摄影师的上百幅力作集中展出,作品涵盖人文纪实、自然风光、艺术创作等多元题材,以精湛的摄影语言诠释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 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摄影盛会中,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以影像为桥,既展现了协会会员的创作实力,也为丽水摄影节注入了来自深圳的艺术活力。油泵厂园区3号馆内,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独特故事,诚邀各界摄影爱好者莅临品鉴,共赴这场光影之约!#读特小记者#

赏花拍照。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