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工业模范生相遇,这次擦出什么创新火花?
南方+
2023-03-30 15:13

“德国每三台核磁共振仪就有一台来自深圳,未来企业还将进一步加大在深投资。”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天石说。

20年前,西门子选择来到深圳,如今西门子深圳公司已经成长为西门子医疗在德国以外最大的磁共振及血管造影系统研发生产中心。

德企为什么能选择扎根深圳20年?在中国德国商会(上海)董事会主席,SAP全球高级副总裁Clas Neumann看来,正是这座城市的无限活力,让德国企业看到行业发展的诸多商机。特别是深圳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蓬勃发展,让德企看到工业4.0领域协作的机会。

3月29日,中德(深圳)经济论坛在深圳举行。一场论坛,搭建起一个合作平台的新起点,将撬动中德未来50年的发展,意义可谓深远。

长期以来,深圳与德国经贸往来频密。以制造强国闻名世界的德国,在精密机械、智能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领先全球。而作为制造强市,深圳与德国很多城市相似,始终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工业占GDP比重长期保持在30%以上。去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全口径工业增加值首次居全国城市“双第一”,工业第一大市地位更加稳固。

当工业领域的模范生相遇,能碰撞出哪些新商机和新理念?我们在与与会政企代表的交流中找到了答案。

“你最看好中国哪个新型领域的发展?”当被问到这个问题,Clas Neumann表示,中国一切与电动汽车相关的领域都发展得非常好。“一些城市的电动汽车拥有量已经达到了30%到40%。中国在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和相关软件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这对于未来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盟地区2035年后将禁止销售燃油车,对新能源车的巨大需求被提上议程。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据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秘书长陈会军透露,深圳现有汽车电子企业1500—1600家,产值超过1500亿元。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1.15万台,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8%,登顶一线城市榜首。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方面,中德企业可以跨界合作、取长补短。在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政府和对外事务副总裁吴燕彦看来,德国在汽车行业有较大优势,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深圳的优势产业,宝马非常看好深圳市场的发展。“目前公司战略主要在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在电动化领域,宝马今年将有11款车型投入中国市场,对于未来的电动化转型十分有信心。”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洪在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时表示,未来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增速将高于全球水平。他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有两方面的主要趋势,一是智能化,二是低碳绿色。在此背景下,高度集成融合与跨界融合是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也为跨国产业协作提供更多可能。

在德企深度“拥抱”中国、来到深圳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也在德国谋篇布局。

“作为全球第一家由综合家电龙头企业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的公司,去年创维汽车海外出口已经到了44个国家,其中就包括德国。”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说。在他看来,中德之间的合作是互补的,中国企业发展需要德国高端设备、精密仪器,包括产业链上游的材料,而德国企业则需要高效的供应链电子产业集群的高效迭代。

2014年,创维集团完成对德国高端电视机制造商美兹(Metz)的收购,其中包括生产以及分销LCD-和LED电视的高端市场的相应配件,继续保留美兹在德国巴伐利亚齐尔恩多夫的运营中心,以维护Metz品牌的现有市场地位和渠道,成为公司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

“去年,通过我们德国美兹工厂的发展,分布式光伏落地德国,并且在整个欧洲市场发展得也非常好。”黄宏生透露,未来加入光伏产业后,公司预计年销售额将以50%的速度增长。

提前规划、及早布局、面向未来的企业家精神让深企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中赢得先机。产业互补协作是一方面,在大族激光智能制造中心总经理冯建国看来,“Know-How”型人才的引进与交流十分重要。“特别是他们的无领导和规范性,在全球工程师人才领域都做得非常好。要知道智能制造整个体系最终的落地一定是精益生产和标准化,研发体系标准化是重点,制造体系精益化是基础,而实现标准化和精益化的背后,核心是人。”

在中德互利合作的今天,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深圳智能装备产业协会秘书长刘勇表示,学习德国工业4.0的精髓,用德国制造经验助力深圳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也将促进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

(原标题《南方观察|工业模范生相遇,这次擦出什么创新火花?》)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王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