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为未来五年文化建设指明方向。
文化是育人化人、塑造社会文明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建设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途径。深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勾勒出文化发展的崭新图谱,跑出建设“城市文明典范”的加速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圳要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加快推进高质量文化强市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深圳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渗透到群众的日常活动中,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要强化教育引导,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注重实践养成,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实际、针对性强的实践活动,动员全体社会成员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枝繁叶茂,为人民群众营造郁郁葱葱的精神家园。深圳要构筑多领域、多维度、多层级文化品牌活动矩阵,以丰富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涵养城市文化底蕴。坚持以艺通心,积极创作推出像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原创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原创首部跨界融合新粤剧《决战之燎原》这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精品;坚持文化惠民,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出对标国际一流城市的“文化菜单”,办好深圳读书月、创意十二月、全民艺术季等文化品牌活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重点用好广东、深圳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包”等,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注重培育文明风尚。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很重要的是看文明风尚、精神风貌、人文氛围。深圳要着力塑造现代城市文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推动全社会崇德向善,不断擦亮深圳“关爱之城”“志愿者之城”城市品牌,让城市处处洋溢人文关怀、文明气息。
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要持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深圳故事讲得更精彩、更有说服力。利用好文博会平台,广泛开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支持更多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向世界,为文化创新开辟新空间,不断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和城市文化软实力。办好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聚焦时代命题、搭建交流平台、引领文化风向,为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集智献策,进一步凝聚起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合力。
透过深圳这个“窗口”,世界能看到一个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的文化中国。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城市文明典范”战略定位,书写文化强国建设更加精彩的深圳篇章。
编辑 刘彦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