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落下帷幕。上海队的陈芋汐/掌敏洁凭借350.22分的高分强势夺冠,领先亚军近28分。四川队的李蕊汐/卢为与江苏队的刘军熙/孟泽瑞分获银牌和铜牌。备受关注的广东队组合全红婵/王伟莹最终以第五名的成绩结束了本届全运会的征程,无缘奖牌。

赛后,面对媒体,全红婵无奈地笑了笑。谈及本次全运会的两场比赛,她坦言:“我觉得团体赛跳得比较好,今天这场确实没跳好,但也算正常。其实在家里训练时,状态也跟今天差不多。而且我们俩(和王伟莹)配合训练的时间也不久,但我们都已经很努力地想跳好了。”
当被问及伤情恢复情况时,全红婵笑着叹了口气,直言“不怎么样”,并透露脚部在做弹跳动作时依然会感到疼痛,“跳多了之后,连走楼梯都很痛。”现场有粉丝大声鼓励她:“跳得不好也没关系,只要你开心健康就好!” 听到这句话,全红婵默默地捂住了嘴。
而对于“未来我们还能在跳水池里见到你吗”这个问题,她的回答充满了不确定性:“再说吧,应该吧,现在还不知道。”

赛后全红婵无奈苦笑。
值得关注的是,这也是全红婵本届全运会的收官之战。
赛后,陈芋汐表示,希望全红婵能尽快恢复到最佳水平,“我们是非常好的队友、曾经的搭档,希望未来还可以一起携手走上更大的舞台”。
发育挑战:
体重从38公斤增到46公斤
全红婵面对的,是女子跳水运动员闻之色变的“发育关”。

自东京奥运会至今,她的身高从1米43增至1米53,体重也从38公斤增加到了46公斤。身体的成长对跳水运动员来说影响巨大:体重的每一公斤增长,都可能意味着起跳高度减少2厘米,并导致空中重心极易偏移。她曾经稳定在95分高分的王牌动作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一度得分跌至60分区间。


为了克服发育带来的影响,全红婵对自己执行着极为严苛的体重管理。她需要频繁称重,并严格遵循定时定量的饮食计划。据了解,她的食谱精细到“早晨吃两个蛋清和半片面包,午餐是100克鸡胸肉和50克米饭,连水果的摄入量也要精确到克”。
对此,奥运冠军高敏曾感慨:“可以想象她对自己有多么苛刻。”


母亲回应女儿体型变化:
胖点好,曾一直担心她瘦瘦小小长不大
对于女儿体型的变化,全红婵的妈妈在接受采访时显得很坦然,充满了母爱:“胖点好啊,我怕她还是瘦瘦小小长不大的样子,反正在父母眼里,她永远都是我的孩子。”
全红婵妈妈还表示,女儿进入国家队后一向报喜不报忧,还是会坚持给家里寄生活费。
此前,据广东队教练何威仪透露,全红婵是带伤参赛的。“她的胫骨、踝关节都有伤,一直在坚持比赛。大家可能看不出来,但她身上贴满了肌贴,每天都疼得不得了,需要不断敷冰、起跳、再起跳,过程非常艰难。”
何威仪教练提到的伤病是胫骨骨膜炎,他也叮嘱全红婵要“休养生息,沉淀升华”。
就在11月5日的赛前训练中,有记者看到全红婵正熟练地为自己剪着肌贴,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对脚踝进行针对性激活,看到镜头时她还报以微笑。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