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十五运会深圳赛区碳中和专场捐赠活动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孟菲
08-15 16:4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树立了大型赛事绿色低碳举办的“中国标杆”。

8月15日,以第三次“全国生态日”为契机,一场影响深远的碳中和捐赠活动在深圳交易集团总部盛大举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深圳赛区执委会(以下简称“市执委会”)联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共同举办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碳中和专场捐赠活动”。此次活动标志着深圳赛区在大型赛事碳中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企业捐赠10万吨碳资产,树立了大型赛事绿色低碳举办的“中国标杆”。

活动伊始,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兴正发表致辞,他强调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在践行“绿色办赛”理念的过程中展现坚定的决心与责任担当。张兴正介绍了深圳赛区在筹办过程中取得的显著减排成果,详细阐述了赛事碳中和的系统规划和实施路径,并呼吁广大深圳企业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共同行动,争做“零碳先锋”,为赛事的圆满成功和城市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按照“减排优先、科学核算、抵消达标”的工作路径,对于最终无法避免的残余排放,亟需凝聚社会各界力量,通过自愿捐赠碳资产的方式,助力实现赛事碳中和的最终目标。市生态环境局二级调研员曾庆郁在活动现场发起了倡议,号召各企业、机构及社会组织自愿捐赠其持有的合规碳资产,通过碳抵消机制,共同填补深圳赛区剩余的碳排放抵消缺口,携手实现赛事碳中和的最终目标。

本次活动聚焦赛事碳中和捐赠,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规模突破:企业积极响应,一次性捐赠碳资产总量达10万吨(涵盖碳配额与碳普惠减排量)。比亚迪、腾讯、支付宝、欣旺达作为先锋企业代表,在捐赠仪式上郑重签署了捐赠意向书。这10万吨沉甸甸的碳资产,将专项用于抵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所产生的碳排放,是深圳政企同心、合力推进“双碳”战略落地的生动实践,开创了大型赛事碳中和的新范式。

深圳赛区始终秉持“绿色办赛”理念,在赛事筹办全链条实施硬核减排举措,已交出亮眼答卷:设施绿色化,成功推动创建4个近零碳场馆,确保所有赛事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交通服务100%由新能源汽车保障。能效智慧化,因地制宜在场馆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光热系统,在8个场馆停车场创新部署“光储超充、车网互动(V2G)”一体化示范场景。目前,场馆及停车场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已超5.5兆瓦,配套储能超5.5兆瓦时,并配备17个V2G充电桩,使场馆能够作为柔性负载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运营低碳化,在办公、办赛、观赛等各环节建立严格低碳管理制度,广泛应用VOC数字孪生场馆、AI节能自控等高新技术,显著提升场馆及配套酒店的能效水平。减排全民化,创新推出“零碳全运”小程序,鼓励市民和观众积极参与低碳观赛行动并自愿捐赠个人减排量,共同书写全民参与的“深圳低碳故事”。

除现场签约的四大先锋企业外,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等众多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知名企业也积极响应倡议,纷纷表示将支持碳中和工作。从头部企业的率先垂范,到能源、交通、公用事业等领域企业的集群响应,再到全社会减碳行动的踊跃参与,一股强大的绿色力量正在粤港澳大湾区汇聚,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贡献了“绿色动能”,充分彰显了深圳及大湾区企业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 李璐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孟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