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 “木刻记忆” :木版艺术里的家国记忆与精神力量

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07-24 18:14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展览 “木刻记忆:1931-1945年中国艺术家的视觉实践与媒介传播”将在何香凝美术馆展出。

展览 “木刻记忆:1931-1945年中国艺术家的视觉实践与媒介传播”将于2025年7月29日至9月20日在何香凝美术馆展出。

20世纪初的中国艺术正经历深刻变革,《真相画报》所呈现的图像思潮,清晰展现了艺术从“草亭渔夫”的隐逸闲适,转向“战火硝烟”的现实关怀。这不仅是题材的转变,更是中国艺术贴近时代、走向大众的重大转折。在此背景下,图像承载集体认知、社会价值和文化记忆之责愈发突出,艺术家们也积极探索新的图像系统,希望以艺术激发社会动员力量,一批反映现实与人民的作品应运而生。

在众多艺术形式中,现代木刻版画凭借快捷的创作速度与灵活的表现形式备受青睐,尤其因其可复制性成为关键传播媒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用几柄雕刀,一块木板,制成许多艺术品,传播于大众者,是现代的木刻。”木刻版画不仅成为记录时代变革的载体,更化作极具力量的“视觉武器”,让承载思想的图像穿透阶层壁垒广泛传播。艺术家们放下毛笔拿起刻刀,使艺术真正走进街头巷尾。

此次展览展出约200件珍贵的木刻作品,以媒介中的图像为线索,划分为“行动起来”“战争中的艺术”“浸木·人民”“此去未远”四个单元,涵盖珂勒惠支、罗工柳、赵延年、宋秉恒、力群、陈望、古元、黄新波、李桦、彦涵、符罗飞 、陈烟桥等众多艺术家的精品。该展览获文化和旅游部2025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项目提名及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支持。

部分展出作品

凯绥·珂勒惠支 磨镰刀(农民战争组画之三) 1908年 铜板 28.3 cm×27.8 cm

李桦 怒吼吧,中国! 1935年 黑白木刻 26.4*20cm

宋秉恒 风雪中的守望者 1939年 纸本 24.9*18cm

郑野夫 从敌人手里夺回来 1938年 纸本 13.8 cm×9.8 cm

彦涵 奇袭阳明堡机场 1936年 纸本 10.15 cm×14 cm

力群 收获 1936年 纸本 19.1 cm×11.5 cm

古元 长征路上 1984年 纸本 52 cm×45 cm

符罗飞 雷雨夜行军 抗战时期 纸本12.5 cm×18.5 cm

汪刃锋 农民印象 1941年 纸本 17.6 cm×25 cm

廖冰兄 燃血求知 1945年 纸本 36 cm×43 cm

林抗生 孙中山与廖仲恺 1994年 纸本 61 cm×61 cm

黄新波 归忆江天发浩歌 1975年 纸本 28.3 cm×38.6 cm

(图片来源:何香凝美术馆)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常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