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广东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和信用监管“基层改革创新举措”。记者获悉,今年1至5月,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为560.4万户经营主体修复信用,通过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融资1.67亿元,释放注册资本30.88亿元。
据介绍,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上下联动,合力固化企业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机制,积极强化信用协同修复、深化信用修复帮扶、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创新信用修复模式、探索智慧信用修复,鼓励违法失信当事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宽松、更温暖的监管环境。
此次发布广东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彰显信用修复为企业注入发展动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威力和作用。“基层改革创新举措”则聚集经营主体关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信用赋能增效作用,使诚实守信成为市场运行的价值向导,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基层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光明监管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幼儿园获批贷款”入选广东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据悉,深圳市光明区某幼儿园今年1月因园服抽检不合格受到行政处罚,处罚信息在“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导致其4月初申请贷款失败。
因此,园方拨打12345寻求帮助。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光明监管局在接收相关咨询工单后,开展接访工作,倾听园方诉求,指导其网上办理并于4月27日完成信用修复,助力其4月28日获批150万元贷款,后续约3000万元的战略融资也进一步提上日程。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有两大创新举措上榜广东信用监管“基层改革创新举措”。
其一是,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构建“全链条数据归集、立体化评价模型、多维度场景应用”的信用治理体系和“区域协同互认、跨境数据融通、国际标准接轨”的湾区信用多维赋能机制,以开展信用评价和信用标注为抓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韧信用动能。
其二是,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创新落实“星火贷”有关部署,以“个体深信贷”探索普惠融资改革新路径。截至6月初,“个体深信贷”已稳定运行近两年(坏账率为0),累计授信16.83亿元、放款13.56亿元,提款8574笔,平均15.8万元/笔。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刘彦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