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日前在广州、昆明举行。来自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塔斯社等世界101个国家和地区的197家主流媒体、智库以及政府机构、驻华使领馆、联合国机构等国际组织的450余名代表参加本届峰会。在思想碰撞和头脑风暴之余,近百位全球媒体人齐聚深圳,参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基地、考察腾讯公司创新技术、与深圳青年进行研讨对话……沉浸式感受大湾区“中国硅谷”的创新魅力。
“城市发展就像施了魔法”
深圳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为重要抓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向新、向实、向未来,持续构筑关键核心技术的“护城河”。当近百位全球媒体代表来到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基地时,“创新之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活力跃然眼前。

12月5日,外国媒体代表在深圳市一家商店参观电子产品。(梁希之 摄)
34岁的洪都拉斯国家电视台(洪都拉斯8台)台长金贝利·埃斯皮诺萨一路用手机记录自己在华为的参访行程。她今年已经到访中国两次,第一次是今年6月,中国与洪都拉斯共和国建交不久后,她曾陪同洪都拉斯总统访华。这次她来到广东,为深圳的发展速度而惊叹。
“这次能够参访华为,我很感兴趣。我之前对于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有一定程度了解,毕竟华为在拉美地区比较有影响力,这次实地走访,让我很受震撼。这个企业非常国际化,吸引了很多国际人才。感觉这里的城市发展就像施了魔法一样日新月异。我听说,要想了解中国,先要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洪都拉斯人民希望能够学习中国的经验,把经验和技术引进到洪都拉斯,帮助我们国家发展,”金贝利·埃斯皮诺萨说。
阿联酋通讯社中文编辑方海山(菲拉斯·哈桑),了解到中国企业通过新能源技术实现低碳发展目标时,向记者展示了他在12月初用中文、阿文和英文采写的稿件《中国愿与发展中国家共建绿色低碳未来》。
方海山的母语是阿拉伯语,但他可以熟练地使用中文书写。他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学习了六年中文,并获得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硕士学位。这个爱吃北京烤鸭和煎饼果子的阿联酋记者热爱中国文化。“以前在北京我学着读懂中国,现在回到阿联酋,由我负责来讲中国好故事。”方海山还告诉记者,“我之所以选择到中国学习中文,是受我父亲的影响。他对我说,未来属于中国,中国经济比十年前好多了,相信将来中国发展会迈上新的台阶。”
阿联酋通讯社用阿、英、中、意、德等多语种报道国际新闻,阿联酋当地受众高度关注中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题材的报道。
在深圳,科技创新呈现出“六个90%”现象: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阿联酋通讯社社长穆罕默德·贾拉尔·雷西在了解到这一现象时说:“新的技术带来新的传播方式,媒体行业是每分每秒都在进步的行业,尤其是人工智能(AI)已经是我们媒体工作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正在改变当今媒体的格局。很高兴能来到中国,看到新的技术、获得更多的机会、与这里更多的人建立联系。交流对话能很好地促进不同媒体组织、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
切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
全球媒体代表驱车来到腾讯技术有限公司,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参观这扇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从进入公司开始,帕莱萨·南古的手指就没有离开过相机快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自动驾驶、智慧农业展示……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忍错过。
南古来自南非独立传媒集团非洲创新解决方案公司,是位“90后”CEO。作为长期专注于创新领域研究的科技迷,虽然之前从未来过中国,她对中国的科技公司和产品却了如指掌。点开微信,熟练打开二维码,南古顺利地和记者成为微信好友。
“通信、支付、娱乐……用一个应用搞定所有需求,科技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简单。”南古说,人们可能对腾讯等中国公司本身不太了解,但它们正用科技的力量解决环境治理、青少年发展、养老等社会问题,用创新成果扎实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
几天的参访下来,南古已经构思了不少合作的好点子。她说,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肩负着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作用。而世界媒体峰会将全球媒体汇聚于此,形成重要共识,各方应努力合作,将愿景变成现实。
南古的公司和许多南非创新企业保持着沟通合作,致力于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次中国之行,南古选择“现代化”。“这些天亲眼目睹的一切加深了我对中国的美好印象,中国的发展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南古从有关书籍中了解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对她触动很大,她很认同中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理念,并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真诚希望南非能吸取宝贵实践经验。南非正在努力发展,相信在吸取众多宝贵经验后,南非人民未来一定能达到更高的生活水平。”
文化创意展现城市活力
深圳是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友好的营商环境下鼓励创新、创造,国际上很多新的理念、产品和技术,都是由深圳率先引进来,在深圳开始试验、成长壮大,再向全国推广。如今,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深圳,在标准制定这个“牛鼻子”上下工夫,将深圳标准推向世界。
从东到西,深圳的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城市日渐繁荣,商业也蓬勃发展。水贝珠宝、大芬油画、大浪时尚、华强北电子……全球媒体代表对深圳的产业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
近年来,深圳加大力度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各区摩拳擦掌、铆足劲头,在商圈的不断“进化”中刷新着人们对商业街区的传统认知,也塑造出一张张各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在深圳市南山区商业街区参观时,电子文创产品引起了多米尼加共和国里斯汀报总编辑胡安·爱德华多·托马斯的兴趣,他拿出手机拍照留念。他说:“这是难忘的经历。我们想了解中国民众的所思所想,而鲜活的文化就是最精彩的演绎,我已经想好了回国后怎么给多米尼加的观众们讲我的故事。”
深圳万象天地商业中心邀请全球艺术家、知名策展人与创意机构,通过展览、讲座、工作坊等活动进行人文综合体营造,探索公共空间运营新模式。西班牙《金融世界报》社长何赛·梅斯齐达对此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摩天大楼林立,但在这些既现代又前卫的建筑背后,他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探索文化价值的努力。
“中国正在走向一个新的现代化的未来并将取得成功。”他说,与此同时,中国更有意识地保护一切美好遗产和丰富的文化,让古老的知识不断传承并保持着活力。
66岁的俄罗斯《劳动报》副总编米哈伊尔·莫罗佐夫告诉记者,他曾在80年代来华留学,当时也到过广东。记得那时候的广东还没有这么繁华。这次来感觉中国各个层面都在发展,科技、工业进步的步伐也是有目共睹。他看到人们都很自信、很欢乐,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对民族和国家未来的自信。
经过两天的参访,全球媒体领袖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深圳篇章的精彩纷呈。深圳的创想、创新与创造,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成就与经济活力,给近百位全球媒体代表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书写中国故事,共生、共情、共享,希望人类多彩的文化瑰宝在世界舞台绽放璀璨光芒。

刊于《参考消息》2023年12月14日第9版
编辑 范锦桦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读特热榜
1“活力福田·企动未来”系列活动收官在即,企业嘉年华即将精彩启幕
2聚焦大湾区金融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19日开幕
3深圳资本市场“十四五”圆满收官:直接融资超2.8万亿 培育新质生产力成效显著
4太突然!黛安芬2025年底将撤柜,曾将“钢圈内衣”引入中国市场
5南极游持续升温!中国跻身第二大客源国,有深圳团次提前四个月满客
6中央批准:刘承功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7杨伟民: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该在“十五五”时期取得重大突破
8莲塘口岸今年通关量超去年全年总量 截至11月18日已突破2600万人次
9早高峰车门夹物发生延误!深圳地铁回应
10A股开盘 | 三大股指集体高开,英伟达产业链领跑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十五运会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现场,31岁的老将汪顺第八道出发,最终以4分14秒90的成绩强势夺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请问汪顺累计共斩获多少枚全运会金牌?
2025年11月17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仰泳项目男子50米决赛中夺金的徐嘉余选手代表的是哪个地区?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