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说医|胸外科医生怒拆3个谣言,90%的人都慌错了!

读特记者 王司微
11-27 16:1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结节的“天敌”从来不是偏方,而是“定期复查” 。


体检查出肺结节

=肺癌前兆?

胸外科医生怒拆体检3个谣言




每年体检季一结束,我的门诊就成了“结节焦虑收容所”——

“医生,我才30岁就长肺结节,是不是活不长了?”

“我妈查出结节,她闺蜜说这是肺癌早期,现在天天以泪洗面!”

“网上说喝蒲公英水消结节,我喝了仨月,结节没小反而失眠了!”

作为天天在胸腔里“拆弹”的胸外科医生,今天必须把“肺结节”的底裤扒干净!那些让你夜不能寐的谣言、越查越慌的误区,一条一条怼回去,看完直接把心放回肚子里!




肺结节的真相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体检查出肺结节,太正常了!

门诊数据显示,在最近半年来做胸部CT的人里,差不多每3个人就有1个查出肺结节——不是咱们的肺变脆弱了,是现在的检查仪器“太较真”!

以前体检拍胸片,就像用座机拍风景,模糊得很,别说芝麻大的结节,就算是花生米大的,也可能漏看;现在呢?高清CT一上,相当于给肺拍“4K超微距”,哪怕是直径2毫米的“小点点”,都能给你揪出来。

打个比方:以前家里扫地用扫帚,小灰尘看不见;现在换了扫地机器人,连头发丝都能吸出来——不是灰尘变多了,是我们“扫得更细了”!所以别慌,你只是被“高清仪器”扒出了肺里的“小秘密”而已。

(肺结节类型以及形成原因)



破除谣言


1

肺结节=肺癌早期,早晚要切?

——错!9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不需要切除!

我见过最夸张的患者,查出5毫米结节,哭着求我手术,说“早切早安心”。我坚决不切,后面患者还是哀求其他医生给切了,结果术后病理一看,就是个炎症留下的“小疤痕”,白挨了一刀不说,恢复期还咳了半个月,别提多遭罪了。

可以把肺结节想成脸上的“小痣”: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后天长的,绝大多数安安静静待着,根本不捣乱。只有极少数“长得丑”“不听话”的结节,才可能慢慢变坏,而且这个过程往往要好几年,有的甚至十几年,有的甚至会一直保持稳定,完全不用“一刀切”。


2

结节越大越危险,小结节就没事?

——错!大小是参考,但结节的“颜值”更重要。

上周门诊有一位患者,拿着报告说“医生你看,我结节才8毫米,应该没事吧?”结果他的CT显示,结节边缘毛毛糙糙,像个“小刺猬”。我们赶紧安排了进一步检查,最后这位患者被确诊为早期肺癌。

反过来,有的患者结节12毫米,但长得圆滚滚、边缘光滑,像个“小汤圆”,跟踪复查了2年,一点变化没有,至今还好好的。

记住:判断结节危不危险,先看“颜值”再看“大小”

- 乖结节: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像个听话的乖宝宝,不管大小,大概率都安全;

- 坏结节:边缘有毛刺、形状不规则,还“黏着”周围组织,哪怕只有5毫米,也要重点盯防。

(“坏结节”的特征)


3

喝中药/吃保健品能消结节,不用复查

——大错特错!这是最坑人的谣言。

我接诊过一个阿姨,体检查出了6毫米结节,不听劝,跟着邻居买“消结节保健品”,说“吃3个月就能消”,结果一年没复查,再来看时,结节已经长到15毫米,还转移了,好好的早期机会,硬生生拖成了晚期。

现在明确告诉大家:目前没有任何临床医学证据证明,中药、保健品能让良性结节消失,更别说恶性的。有些结节,其实不用药它自己就能消。

那些说“能消结节”的,大概率不是骗钱就是忽悠。结节的“天敌”从来不是偏方,而是“定期复查” ——一旦它有“变坏”的苗头,赶紧出手,早发现早处理,早期肺癌经科学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肺结节患者的“保命指南”


拿到报告,记住先看这3个“关键信息”,自己也能初步判断:

看“形态”

边缘光滑 ≈ 放心;

有毛刺/不规则 = 赶紧找医生。

看“大小”

<5毫米,半年-1年复查;

5-10毫米,3-6个月复查;

>10毫米,立即就诊。

看“密度”

小的实性结节比磨玻璃结节(像蒙了层雾)相对安全,但磨玻璃结节也不是全是坏的。

大的实性结节则需警惕。

(肺结节特征图)


如果你属于以下人群,哪怕结节长得“乖”,也要比别人更勤快复查:

- 老烟民(不管戒没戒烟,烟龄超10年的都算);

- 有肺癌家族史(直系亲属得过肺癌);

- 长期接触油烟、粉尘、化工原料(厨师、环卫工人、化工厂工人等)。


要想让结节“乖乖的”,就一定要做好这两件事:

- 戒烟!戒烟!戒烟!重要的事说三遍!

香烟中的焦油、尼古丁,就是结节的“催熟剂”,想让结节不变坏,先把烟掐了。另外,吸烟还会影响男性健康。

- 别瞎生气

中医说“怒伤肺”,西医也发现,长期焦虑、熬夜会降低免疫力,让身体里的“坏细胞”有机可乘。好好睡觉、少生气,比啥保健品都管用。



其实肺结节真的不是“洪水猛兽”,它更像肺给你的一个“健康提醒”:该戒烟了、该好好休息了、该多关心自己的身体了。

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结节,打乱了生活的节奏;也别因为“觉得没事”,就把复查抛在脑后。

相信科学,听医生的话,定期复查,就是对肺最好的保护。


= END =


本期医生

“有医说医”栏目为读特客户端与深圳市潮青商会公益基金潮健服务队共同推出,旨在为民众带来更贴心、更实用的健康科普知识,帮助民众更好地认识疾病、了解疾病、预防疾病。


(来源:医生供稿)


编辑 张克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记者 王司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