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增速!龙华经济“三季报”稳健跃升

​读特&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涂竞玉
11-04 19:08
摘要

日前,深圳龙华区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正式发布。龙华区以6.1%的GDP增速,在全市经济增长格局中划出了一道昂扬的上行线。

日前,深圳龙华区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正式发布。龙华区以6.1%的GDP增速,在全市经济增长格局中划出了一道昂扬的上行线。2361.23亿元的经济总量背后,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一场关于产业结构、发展动能与空间效率的深刻嬗变。

从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6.9%到低空经济产业链完备度全市领先,从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5.2%到跨境电商二手车出口量增长752.6%,龙华正以其扎实的产业根基和前瞻的战略布局,演绎着从“制造大区”向“智造强区”的进阶之路,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剖析的“龙华样本”。

产业韧性与动能转换的“龙华逻辑”

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经济增速的含金量更在于其内在结构与动能的健康度。龙华区前三季度6.1%的GDP增长,其核心支撑来自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坚实基底和持续升级。

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高端制造引领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5个百分点,显示出工业增长势头在加强。更具说服力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4.7%,且“连续五个月维持上升趋势”。这组数据表明,龙华工业不仅在生产端保持稳定,更在效益端显著改善,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新质生产力跑出“加速度”,产品与集群双向突破。目前,龙华区高端化、智能化产品产量呈现“井喷”态势: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3D打印设备、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6.9%、33.6%、27.6%、58.3%,这些数据是龙华培育新质生产力最直观的体现。更深层次的突破,在于产业集群的能级提升。龙华的“消费电子智能传感器及核心部件产业集群”和“工业级无人机应用产业集群”双双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名单,新增数量并列全市第一。至此,龙华已拥有1个国家级、5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总量位居全市首位。这标志着龙华在特定产业领域,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企业梯队“枝繁叶茂”,构筑产业创新金字塔。龙华区构建的“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市做强”全链条培育模式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拥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3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上市企业40家,各层级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值得注意的是,“非富”两百强外企业增速达8%,龙华的经济增长动力并非仅依赖少数头部企业,而是由广大中小企业共同驱动的健康生态,市场内生动力充沛。

空间革命与投资变局中的“龙华远见”

面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5.6%的阶段性压力,龙华的经济数据并未呈现简单的悲观叙事,反而揭示了其在投资结构调整和空间资源重整上的战略定力与长远眼光。

投资结构“降总量”与“优结构”并存。在总投资额下降的背景下,重点领域投资强度逆势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7.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5.2%,运输、邮电、仓储行业投资增长82.9%。这一“降”一“增”的鲜明对比,清晰地勾勒出龙华的投资正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准化、高效化投入,资金更多地流向能够提升长期竞争力的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和民生短板上。工业技改投资超过65%的增长,尤其说明企业正积极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这也是产业内生性升级的关键信号。

土地整备攻坚,为未来产业“腾笼换鸟”。经济发展的承载力,最终要落在实实在在的空间上。龙华区前三季度完成土地整备入库93.7公顷,任务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二。更为关键的是,龙华瞄准“小、散、旧”区域,集中攻坚11个关键片区,累计拆除老旧低效建筑17万平方米,全力锻造“平方公里级”连片优质产业高地。华南物流园片区的蝶变即例证,一期35.65公顷土地全面完成清理移交,未来将打造为“深圳北站枢纽城市功能节点”和“战略预留区”。这种对稀缺土地资源的战略性储备和高效整备,为承接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奠定了不可替代的空间基石。

精准招商“引凤筑巢”,优质项目即时落地。好空间自然能吸引好项目——全球数字信息技术巨头海克斯康、美糖科技、格瑞普电池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落户龙华,带来约48亿元即时固投。科莱智能显示、思榕科技等企业在福城街道竞得工业用地,建设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与龙华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高度契合,它们的集聚,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产业链,形成强大的集群效应。

服务业能级与消费新场景的“龙华活力”

前三季度,全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服务业已成为拉动龙华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这一数据的背后,是现代服务业能级的提升与消费市场新活力的迸发。

现代服务业支撑有力,新兴领域动能初显。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带动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9%。金融业保持稳定,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8%。房地产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6.6%,这反映了市场对龙华整体发展环境和未来潜力的高度认可。

消费市场“量”“质”齐升,政策与业态双轮驱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增速较上半年提升3.4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基本生活类商品稳健增长(粮油食品类增13.1%),升级类商品销售火爆(体育娱乐用品类猛增52.0%);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限额以上单位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76.1%。2025年第一轮汽车促消费活动直接拉动消费57.92亿元,政策红利有效转化为市场活力。网络零售持续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7.8%。

新消费场景“百花齐放”,流量变“留量”。龙华区在激活消费新动能上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首店经济”表现抢眼,成功引进沃尔玛社区店全国首店、安踏全球首家“篮球竞技场主题店”等26家各类品牌首店。“哈利·波特:禁忌森林体验”国际IP项目首次进入中国并落地龙华,预计将带来超30万人次客流和超1亿元收益,显著提升龙华的文化吸引力和知名度。

文体旅深度融合,赛事经济点燃消费热潮。通过引办围甲、女子排超、亚足联U20亚洲杯等高水平赛事,以及全国室内跳伞冠军赛、国际垂直马拉松等潮流赛事,龙华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壹方天地商圈在举办全国室内跳伞冠军赛期间,客流量和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27.3%和25.1%;观澜河龙舟赛的举办,直接带动综合消费超1200万元。这些活动不仅直接拉动了短期消费,更在持续塑造龙华充满活力的城区形象,吸引更多消费人群。

龙华区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是一份兼具速度、质量和结构的答卷。目前,龙华正以一场静水深流的产业质变和一场热气腾腾的消费焕新,夯实着其作为深圳都市核心区与产业重要支撑点的地位。面向未来,随着“1+2+3”现代制造业与“3+3+2”现代服务业体系的互促双融走向深入,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高质量的龙华画卷,正徐徐展开。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深圳商报、读创记者 涂竞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