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服务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10-29 08:0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展示了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坚定决心。

这不仅是对当前国内外科技竞争格局的精准研判,更是着眼长远、谋定未来的国家战略与行动纲领。对于深圳而言,这既是时代使命,也是发展机遇。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深圳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拿出引领性的行动,更好服务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实现新突破。“十五五”规划不仅要求科技“自立自强”,更强调了“高水平”,意味着未来科技发展将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深圳要先行示范,坚持“四个面向”,依托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进一步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势,支持头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展现新作为。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深圳要持续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紧密相连的整体效应,推动政产学研资深度融合,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良性循环。要进一步高质量推进深圳国家高新区建设,加大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的支持力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形成科技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上构筑新高地。科技创新归根结底靠人才。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招,也是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深圳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要建立健全市场化、国际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完善一流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以系统集成的智慧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一体改革,打破制度藩篱,最大程度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循环贯通。

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和建设数字中国上当好排头兵。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深圳要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领域基础扎实的优势,抢抓机遇,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

创新永无止境,科技成就未来。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深圳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实的行动,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更好服务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