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以中心最大风速62米/秒的强度正面袭击南海东部油田。中国海油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旗下中海油服在48小时内通过直升机与船舶双通道协同撤离,安全转移1713名海上钻井平台作业人员,实现人员零伤亡。
此次应对台风“桦加沙”以直升机撤离为主,船舶撤离为辅,总计动用直升机57架次、船舶5艘次,形成海空联动,较传统单通道撤离效率提升近40%。在台风进入南海东部油田作业海域前,所有作业船舶均已返港或在锚地避风,撤台过程安全有序。
“桦加沙”影响时间长、强度变化大,21日加强为超强台风级,给海上防台风工作部署带来挑战。中海油服结合多家气象预报机构报送信息综合研判台风发展趋势,召开防台风会议进行统一部署,提前向各作业单位发布防台风预警。
自7月以来,中海油服已进行4次撤台工作,在确保人员、设施安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保障油气生产,建立起以后勤保障为基础、以气象预测为抓手、中长期预报和网格化预报相结合的“一盘棋”防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全海域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台风频频光顾,如何最大力度保障海上油气田正常生产?陆地,在确保人员、设施安全的情况下,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模式,建立应急联络机制;海上,南海六号钻井平台启动“台风无人监控模式”,通过智能化手段,实时掌握平台位移、稳性状态等关键数据,多措并举保障油气稳定生产。
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