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建筑工务署获悉,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隧洞盾构掘进已突破百米,工程整体建设进度已完成约35%,其中四座调蓄湖施工均已过半。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深圳市重点水务治理工程,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按50年一遇雨洪水截排标准建设,建成后,将承担深圳水库上游区域的雨洪调蓄和污水截排截流功能。
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由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四座调蓄湖以及总长6.71千米的截排隧洞。“该工程主要任务是应对五十年一遇的雨洪水,避免洪水直接进入深圳水库,从而进一步提升深圳水库的入库水质,”市建筑工务署项目主任郑磊介绍说。
受限于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仅仅依赖调蓄湖无法完全承担雨洪调节功能,因此该工程同时建设大直径排水隧道,实现“蓄排结合”,既缓解洪峰压力,又有效提升防洪安全。同时,该项目将同步新建一道沙湾河闸坝,形成深圳水库防护的最后一道屏障,确保五十年一遇雨洪水不进入深圳水库。
“该工程可以调蓄和截排五十年一遇的雨洪水,一旦遭遇超过五十年一遇的雨洪水,会开闸让水流入水库。经过测算,上游沙湾河超过五十年一遇以上的雨洪水的水质基本能够达到三类水标准,对水库水质不会造成影响,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提升粤港两地饮用水水源的水质。”郑磊说。
记者了解到,本次施工的隧洞外径10米、内径9米,是目前深圳在建的最大水利隧洞,属全国同类水务工程中少见的大直径隧洞。隧洞分为沙湾至大望、大望至东湖两个区间,其中,大望至东湖段单次掘进长度达4.5公里,对设备和施工组织提出了极高要求。
“隧洞从沙湾工作井开始掘进,深圳的地层相对复杂,掘进位置的地层处于软粘土和岩石之间,而且岩石强度可达到混凝土强度的5-6倍,对盾构机掘进提出了不小的考验。”施工方上海隧道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该项目既是深圳水库饮用水水源水质的重要保障工程,也是缓解沙湾河流域内涝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深圳水库的水质保护能力和城市防洪排涝水平,并改善南湾片区的排涝条件,减轻长期困扰当地的积水问题,对保障市民生活安全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