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建最大直径水利隧洞掘进超百米 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隧洞建设“上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通讯员 王泽勋
09-09 21:2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记者9月9日从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获悉,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近日迎来重要进展,隧洞盾构掘进已超过100米。工程整体建设进度已完成约35%,其中4座调蓄湖施工均已过半。作为深圳市重点水务治理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将承担起深圳水库上游区域的雨洪调蓄和截排功能。

资料显示,沙湾河深圳水库截排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4座调蓄湖以及总长6.71千米的截排隧洞。作为深圳水库饮用水水源水质的重要保障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深圳水库的水质保护能力和城市防洪排涝水平,对保障市民生活安全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现场施工实景图。

“仅仅依赖调蓄湖无法完全承担雨洪调节功能,因此工程同时建设大直径截排隧洞,实现蓄排结合,既缓解洪峰压力,又有效提升防洪安全。项目也将同步新建一道沙湾河闸坝,形成深圳水库防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建成后将大大提升粤港两地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市建筑工务署项目主任郑磊表示。

据了解,该工程建设的大直径截排隧洞外径10米、内径9米,是目前深圳在建的直径最大水利隧洞,也是全国同类水务工程中少见的大直径隧洞。隧洞分为沙湾至大望、大望至东湖两个区间,其中大望至东湖段单次掘进长度达4.5公里,对设备性能和施工组织提出了极高要求。

隧洞从沙湾工作井开始掘进,但工程隧洞选址处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掘进断面的地层存在土层与岩层的交错,局部区域岩石强度可达到混凝土强度的5-6倍,对盾构机掘进提出了不小的考验。为应对复杂地质条件,项目团队定制了一台总长115米的大直径双通道盾构机“通泽号”,配备多种刀具,可适应硬岩、软岩、黏土及破碎带等不同地质情况,显著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泽号”盾构机。

“盾构机针对盾构穿越地层及周边环境做了相对应的专项设计,能应对多种风险和难点。”施工单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成浩表示,团队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上采取了针对性方案,包括智能化装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调度等,确保掘进过程中各种困难能够顺利解决,保障工程安全。预计明年6月将有另一台盾构机在罗湖大望处下井,实现两台盾构同时掘进。

(图片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提供)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 通讯员 王泽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