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瑞信邀请2,000多名与会者齐聚第十一届中国投资论坛,参会嘉宾包括亚太地区的商业领袖和企业家,以及全球机构和私人投资者。为期一周的云端论坛正式开幕,参会人数相当于去年的两倍,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中国投资论坛以“乘风破浪 行稳致远”为主题,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增长前景,深度探讨中国如何更好地发挥出全部潜能。
瑞信投资论坛首次线上举办
瑞信集团首席执行官高曦泰(Thomas Gottstein)表示:“中国投资论坛已发展成为瑞信在全球范围内的一大重要旗舰活动,堪称大中华地区最负盛名的商业盛会之一。本届中国投资论坛与时俱进,让我们对支撑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长期基本趋势进行深刻探讨并各抒己见。对于瑞信而言,大中华地区是我们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我们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业内优质的全能银行服务。瑞信中国投资论坛等平台是我们广泛专长优势和强大实力的绝佳展现,针对关乎我们客户最重要的议题提供专业洞察和深度解析。”
今年是瑞信中国投资论坛十一年以来首次以云端峰会形式举行。本届中国投资论坛让社会各界思潮领袖和知名业内专家、著名学者与诺贝尔奖得主、企业家精英和首席企业高管、以及瑞信内部专家齐聚一堂,他们将在为期五天的峰会中,以独特的多维度视角深度解析时下热点议题,其中包括中国将如何从容应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势、企业家在中国未来发展中将扮演什么角色、投资者可以在哪里寻找到超额回报机会等。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
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格局造成冲击,复苏之路朝向何方备受争议。诺贝尔奖得主、纽约市立大学(CUNY)研究生中心经济学特聘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将在本届论坛分享其真知灼见,包括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世界各国如何克服当前地缘政治和经济挑战,为全球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成功地控制了新冠疫情扩散,实现了投资、生产和消费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平稳回升。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将在论坛上剖析中国决策者将如何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杠杆来抢占先机,为疫后的中国未来保驾护航。
在史无空前的全球转型和一系列国内挑战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推出了“双循环 ”经济战略,通过一系列长效改革措施应对“去全球化”挑战。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将做客本届论坛,深度解析中国经济发展,并分享其对于2021年-2025年国家 “十四五”规划背后的最新时局思考。
科技:把握颠覆性创新的契机
新冠疫情不仅影响到全球经济,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某些行为习惯。中国投资论坛将深入探讨科技如何通过在电商、电竞、金融科技、代工、基础设施和娱乐等领域,以及5G网络和人工智能(AI)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重塑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在2020年上半年并未受到疫情的负面冲击,这也是科技行业孕育的又一个新增长契机。中国领先的芯片代工企业华虹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王鼎将做客本届投资论坛,探讨公司发展历程中的大事记及其在全球价值链发展征程中的艰难险阻;芯原股份董事长戴伟民博士也将到场分享其认为业内领袖能够在未来几年脱颖而出的关键性战略。
麦肯锡香港分公司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将展望汽车技术的未来,以及传统汽车厂商应如何保持一路领先。MIR睿工业高级合伙人王保民将分享这些趋势对自动化行业未来的重大影响及其创造的机遇。
5G的加速推广象征着另一个潜力无限的世界,其广泛的应用覆盖从医疗到基础设施再到娱乐等诸多领域。ONE冠军赛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查特里·西尤堂(Chatri Sityodtong)将就这一趋势进行深度剖析。同时,量子体育(VSPN)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应书岭也将从专业视角阐释高速发展的电竞、网游领域的技术变现之路。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普及推广
疫情扩散也让投资者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不可预见的破坏性事件的风险,同时也加速了全球投资者对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原则的认可和采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将就中国如何实现从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的重大转型发表主题演讲。
在中国,近一半的投资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ESG纳入其实践标准,超过四分之一的A股公司相继发布了ESG报告,对此,富达国际全球企业治理与可持续投资主管陈振辉、施罗德亚洲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专家黄丹祺、嘉实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Harvest Global Investments Ltd) 投资总监,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Harvest Fund Management) 社会责任投资(ESG)主管关子宏,共同探讨分析投资者应当如何满足对ESG资产日益增长的需求。
瑞信:对中国企业应对未来挑战充满信心
中国投资论坛还邀请了瑞信内部的顶尖专家,分享他们对于当下时局趋势和行业主题的独到见解,探索中国未来的投资机会。
瑞信中国首席执行官唐臻怡表示:“目前已有令人鼓舞的迹象表明,对中国国内经济而言新冠疫情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中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序的应对措施,遏制病毒爆发,并提振经济,且必要时仍有足够的宏观政策调控空间。这对中国的企业家而言是个好兆头。我们对中国企业家抵御逆境、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充满信心。”
瑞信亚太区证券研究主管潘嘉怡表示:“中国的‘双循环’战略,即旨在减少中国对海外市场和科技科的依赖、并以国内消费为主导的长期经济增长战略,料将推动国内消费需求,并惠及电子商务、支付等提供在线消费服务的科技公司。“
国庆黄金周期间的数据支持瑞信对消费复苏的正面预期。在成功遏制病毒传播,并逐步解封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反弹。瑞信中国及香港证券研究主管兼中国股市策略主管黄翔表示:“我们观察到明显的消费复苏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已连续两个月回正。”
“国庆长假期间主要零售商和餐饮公司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9%,表明尽管仍存在一定的限制措施,但消费复苏良好。我们预计,得益于前期消费者被抑制需求的释放、现有限制措施的逐步放松、以及企业需求的攀升,消费复苏将保持强劲势头,除非出现新一波疫情导致经济再度停摆。“
中国经济的韧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国公司已经拥有的数字基础设施,这使得他们能够维持稳定的运营,并迅速调整商业模式,例如完全将业务转至线上,以缓解新冠疫情造成的冲击。
瑞信认为,5G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和从线下向线上模式的快速过渡,是定义中国长期增长轨迹的两个最重要技术趋势之一。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