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新时代!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开幕

读特记者 李明 文/图
2017-12-12 21:44
摘要

12月12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广州开幕,31个国家和地区135家境外机构参加盛会,国内外报名参会机构数量达613家,参会专业人士3014人。

从左至右: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东,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宁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白洁。

12月12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在广州开幕,31个国家和地区135家境外机构参加盛会,国内外报名参会机构数量达613家,参会专业人士3014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宁生等出席开幕式。

黄宁生在致辞中指出,近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指导帮助下,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将纪录片作为文化产品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纪录片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加快完善纪录片版权交易发行体系,全面整合纪录片产业链条,积极培育纪录片后备人才队伍,促进全省纪录片产业实现了健康繁荣发展。未来,广东省将以本届纪录片节为契机,充分借鉴国内外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大文化交流品牌建设和精品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纪录片产业,扶持打造纪录片精品,努力将纪录片节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岭南风格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

开幕式后,广州国际纪录片《记录新时代——做新时代的记录者》主论坛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进发表主旨演讲。央视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云南卫视、爱奇艺、美国公共电视台、BBC环球等平台和机构的代表,也从各自平台视角出发,共商共享新时代背景下纪录片的时代使命,探讨“如何做新时代的记录者”。

田进宣布,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即将启动“记录新时代”工程,并于近期正式印发这一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记录新时代”工程将在题材规划、资金扶持、播出调控、人才培养、市场引导等多个方面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动员、引导广大纪录片人投身火热时代,投身火热生活,拍摄更多、更好的现实题材作品,真实记录新时代中国改革建设发展的壮阔历程,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昂扬之气。

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它保存着民族记忆、刻画着时代精神。而作为时代的记录者,纪录片人无可厚非地承担起了真实记录时代的重要历史使命。据悉,2018年央视纪录频道将首次推出V9视频概念,推出一个横跨移动端和电视端的短视频新品类,将是涵盖央视原创、委托定制、全民创作纪录片新语态,是打破原有的制作与播出高门槛,将从表达方式、传播渠道进行一次全方位的颠覆式改造。

今年被称为是纪录片最好的时光。《二十二》《辉煌中国》等纪录片成功虏获大众芳心,“现实题材”纪录片作品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现实题材”也成为本届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主要关键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记录新时代”工程,各大媒介平台的发展规划,都将“现实题材”作为主要创作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划。

反映中国农村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纪录片《拉林河畔》,用200多个日日夜夜完成制作,是承载着新时代东北农民农耕之梦及为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变革的走心之作,很好的注释了“现实题材”纪录片步入黄金时代的新现象。这部现实题材纪录片在全国各大平台的播出,收视屡创新高,甚至带火了片中主人公之一的陈二力,让他的稻米网店订单最多的一天超过了4万斤。

曾带领制作团队先后到广州、阳江等地拍摄中国故事的美国制片人杰弗里·莱曼,以西方的视角,分享了他如何讲述中国故事。游达仁则从国外受众传播的角度,结合《中国新年》、《美丽中国》等纪录片,分享了BBC如何讲述中华历史传统文化,如何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经验。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