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全流程服务升级,AI陪诊“贝大夫”上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北大深医 文/图
08-28 20:0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看病,你将有自己专属的“陪诊师”了!

2025年8月28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北大深圳医院”)“贝大夫”智能体正式上线,以全新的AI就医助理,升级门诊全流程服务,打造“一站式”智能健康服务新范式。目前,患者通过支付宝搜索“贝大夫”即可使用。

随身携带专属AI“陪诊师”,看病少跑腿

“你好,帮我看一下前面还有几个人?”

“我的检查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

“取药是去几楼?”

“你好,我要挂陈医生的号?”

……

在北大深圳医院内科护士站,导诊工作人员郑康君和她的同事每天都会接到患者各种咨询,“其实,这些信息在我们微信公众号就诊全流程服务里面都可以查看到,挂号、缴费、出报告结果都会有信息提醒,但是大家都没关注到,觉得麻烦。”

全新上线的“贝大夫”智能体就是围绕当前患者就诊痛点,对北大深圳医院智慧医院门诊全流程服务的一次升级优化。“贝大夫”以女医生为AI健康数字人专业形象,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谐音,喻意医务人员专业就诊陪伴,打造患者随身携带的“陪诊顾问”。

当天,来自深圳龙华的陈女士(化名)因为经常头痛,在询问了支付宝平台的“贝大夫”后,预约挂了神经内科的号,并在其陪诊下,轻松完成了取号、排队候诊、问诊、检查、查看报告等全流程的就诊服务。

“今天全程通过‘贝大夫’陪诊,手机会自动弹出每个就诊流程节点的信息,整个就诊流程在平台上一目了然,知道前面还有几个人在排队,报告有没有出来,自己心理更有底,不再要不停去问护士,或不断切换微信页面查看信息,确实方便很多,要少跑腿了,看病也没那么烦躁了。”陈女士说,有了“贝大夫”,感觉随身携带了一个自己专属的“陪诊师”。

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贝大夫”智能体由北大深圳医院联合蚂蚁集团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以下简称“蚂蚁集团”)联合打造,采用国内领先的医疗大模型——蚂蚁百灵大模型技术构建智能云陪诊解决方案,整合数字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串联门诊患者就诊全流程,将AI能力深度融入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把原来“人找服务”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服务找人”的主动式服务模式,为患者生成最佳就诊路径,打造就诊全流程,实现多个环节实时提醒,改善就医体验。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信息科主任陈春涛表示,“贝大夫”智能体的核心是“服务”与“辅助”,而非“诊断”和“治疗”,作为辅助就医的一项智能服务,她将给来院看病就医的患者带来三大便利:

一是流程更优化。智能体搭建了门诊全流程服务页面,按“诊前-诊中-诊后”的时间顺序,把挂号、候诊、检查、取报告等27个就医节点都串起来,实现全流程“云陪诊”,解决了患者就医过程“跑腿”、“排队”、“迷茫”的问题。

二是信息提供更全面。“贝大夫”能提供“24小时在线”的“智能导诊”服务,与她“对话”,不仅能智能匹配挂号科室,还提供问路、查流程等各类院内服务信息 ,解答患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是什么”、“怎么办”、“去哪办”的问题。

三是全流程就医消息提醒。在就诊全流程中,患者授权后,“贝大夫”会弹出每一个就医节点的信息,提醒患者下一步要做什么,解决了“可能要注意什么”的问题,让患者就医不“过号”。

上线后,通过大模型,医院和蚂蚁集团还将不断优化“贝大夫”智能体的功能,并把服务拓展到住院流程,为患者带来更便捷、更优质的就医体验。

近日,北大深圳医院获批成为深圳市人工智能医院建设单位,医院在国内较早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探索,不仅落户了搭载5P算力图像型超算中心,还积极推进AI人工智能技术在影像诊断、医学检验、肿瘤筛查等各类医疗和服务场景的应用,今年还落户了“启元”AI重症大模型。

此次“贝大夫”智能体上线,是北大深圳医院人工智能医院建设的又一个创新实践,是医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进AI医疗时代构建全新“一站式”智能健康服务范式的创新探索。未来,医院将大力推动科技赋能与数字驱动,聚焦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体验,积极向信息技术产业界开放应用场景,推动医研企协同创新,进一步打造“全域感知、全程智联、全景赋能”的人工智能医院新范式。

“贝大夫”使用指引:支付宝——搜索“贝大夫”——点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AI全流程门诊”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北大深医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