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九文化区 M+视觉文化博物馆将首度与英国电影协会国家数据库(BFI)和伦敦艺术电影机构LUX合作,共同筹办专题放映系列“M+ 放映:此时彼刻”,于2016年7月8至10日在油麻地百老汇电影中心举办6场放映,展示上世纪80年代英国独立流动影像制作的多样性。
“此时彼刻:庞克后的电影与录像”展示的一系列录像作品,包括由英国电影协会国家数据库修复的20部超8和16毫米影片,大部分为逾30年来首次公映,并以“展现自我”、“家庭录像”、“只有影像”、“科学的演变”、“穿过黑暗中的玻璃”及“录像谋杀了广播明星”6个单元放映,探讨后庞克时期(Post-punk era,1978-1985)的电影与录像,如何以低成本技术如家庭式拍摄等,发展出动感的美学形式,颠覆了当时的主流影像。
香港M+ 博物馆署理总监郑道炼表示:“这批作品在过去30年甚少作公开放映,因此现在能呈现观众眼前,实在难能可贵;也见证了各机构持之以恒的付出,竭力保存这些极富历史价值的菲林物料,并将其数码化后重新发行。这次放映的影片见证了一个突破拍摄技术和美学形式的新时代。借着这次在数码新时代的重映,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让我们找到与世界对话和沟通的新方向,一如这些影片当年面世时一样。”
据介绍,庞克流传至今的特色,是以崭新方法思考身份、自我和身体,挑战主流。富前瞻性的实验电影与新奇通俗的摇滚录像,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却又共冶一炉,展现出1980年代初视觉文化经历的巨变。
编辑 莫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