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让我们透过光影的棱镜回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从《外来妹》中第一批来粤建设者的青春身影,到《奇迹·笨小孩》里新时代创业者的奋斗足迹,从《花季雨季》的校园走廊到《美人鱼》的碧海蓝天,摄影机的镜头始终追随着这座奇迹之城的脉搏跳动,影视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蜕变与成长。
《外来妹》:镜头下的特区记忆与青春奋斗

剧名:《外来妹》(1991)
剧情梗概:聚焦改革开放初期从农村南下广东的“打工妹”群体,讲述她们在沿海工厂的酸甜苦辣与思想观念的碰撞,主角赵小云从普通女工成长为管理者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来深建设者“敢闯敢试、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 影响:中国改革开放题材电视剧的里程碑之作,播出后轰动全国,“外来妹”一词成为公众词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十集电视剧《外来妹》的播出在全国引发轰动,该剧讲述6个从穷山沟来到广东打工的青年的不同命运。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掀起了一阵收视狂潮。导演成浩回忆起创作历程时仍感慨万千:“当时我们走访了东莞、深圳的多家工厂,看到流水线上那些年轻的面孔,她们中最小的才十六岁。这些女孩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她们的故事值得被铭记。”为了真实还原打工妹的生活,剧组在珠江三角洲的工厂里体验生活达半年之久。主演陈小艺为了塑造好赵小云这个角色,曾在工厂与女工同吃同住三个月,“我至今记得她们宿舍床头贴着的明星画报,记得她们把第一个月工资全部寄回家时的自豪神情。这些细节让角色变得真实可信”。
《外来妹》的原型之一郑艳萍在上世纪80年代初来到深圳,成为第一代特区打工妹的缩影。后来她在一档节目中感慨,那个时候到深圳来,第一次感受到“手脚快是有意义的”。她说,“幸好自己当时有点想法,到深圳来了,搭上了时代发展的高速列车。”
导演成浩之后回忆当时的时代氛围,“广东这里流动着一种自由、新鲜的空气,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自由、多元的,生活在这里,你会感觉到从来没有像这样释放过自己。其次是环境带来的冲击。改革开放刚开始,全国很多人都南下,广东成了商业的天堂,当时流行一句话‘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那种商品经济的热浪扑面而来,给你一种强烈的冲击。而且到了广东以后,我接触到了在别的地方接触不到的各种文化,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娱乐方式都传过来,那种生活的多元和热情全面感染了我。”
这部剧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更在于它敏锐地捕捉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南迁的壮阔图景,让“敢闯敢试、自强不息”的深圳精神通过荧屏深入人心。成浩表示自己很幸运能创作这样的一部作品,让他用影视艺术从业者的身份触摸到时代温度。
《花季雨季》:特区少年的青春记忆

影片名:《花季雨季》(1997)
剧情梗概:根据深圳本土作家郁秀同名小说改编,聚焦深圳经济特区的中学生,展现他们在新潮思想与传统文化碰撞下的成长烦恼、家庭关系和理想追求。 评价:作为深圳第一代移民子女的“青春自述”,展现了新兴城市年轻、开放、包容的一面。
1997年,根据深圳本土作家郁秀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将视角从工厂转向校园。它聚焦于深圳经济特区的中学生,展现了他们在新潮思想与传统文化碰撞下的成长烦恼、家庭关系和理想追求。电影大部分场景在深圳实景拍摄,如地王大厦、国贸大厦等,成为展示上世纪90年代深圳城市风貌的珍贵记录。影片充满了阳光、活力的气息,展现了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年轻、开放、包容的一面。与当时内地多数校园题材作品相比,《花季雨季》里的学生更显成熟、国际化和富有商业头脑,从侧面反映了深圳市场化环境的浸润。
创作《花季雨季》时,郁秀还是深圳中学学生。她回忆道,我们这一代人是特区的孩子,父母来自天南地北,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长。“这部电影的导演戚健敏锐地捕捉到深圳特有的青春气息,与其他城市不同,深圳的年轻人身上有着独特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他们的故事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时,有一些读者谈到了《花季雨季》对他们的影响,有人看过这部电影后来到深圳去打卡地王大厦,有人在高考志愿中选择了深圳大学,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这部电影来到深圳闯荡。他们向往深圳这座城市,“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在于,永远都不知道成功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实现梦想的方式也五花八门。”
《命运》:赤子之心铸就城市史诗

剧名:《命运》(2010)
剧情梗概:格局宏大,回溯特区建立之初“杀出一条血路”的峥嵘岁月,以“蛇口开山第一炮”为切入点,塑造了以宋梓南为代表的改革开拓者群像,深刻揭示了改革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和思想博弈。 定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特别作品。
进入新世纪,深圳在高速发展中也开始面临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文化认同等更深层次的发展问题。影视作品对深圳的描绘也变得更多元、更立体。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电视剧《命运》上映了。编剧陆天明在创作时深感责任重大:“要真实再现特区建设的艰难历程,就不能回避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博弈。”主演李雪健为了塑造好改革带头人宋梓南的形象,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走访了多位特区建设的亲历者。“他们眼中那种理想主义的光芒深深打动了我,那是为了信念可以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
陆天明在创作《命运》时,往返深圳十多次,查阅了10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采访了80多人,有领导干部,还有海归、企业家、打工者等人群。他说:“改革先驱者们的经历和精神熔化了我、感动了我、教育了我,也振奋了我,我真正被点燃了,有一种豁出去干一把的感觉。《命运》之所以产生在深圳,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并非作者有能耐,也并不在于导演有水平、演员有功夫,更因为这座城市,因为几千万在深圳开拓出一条国家和人生新路的人,没有这几千万曾经的和现在的深圳人,就不会有今天的《命运》。”
《北京青年》《美人鱼》: 都市景观成为深圳叙事新语汇

剧名:《北京青年》(2012)
剧情梗概:讲述一群北京青年为了“重走青春路”而来到深圳创业的故事。深圳在这里象征着远离原生家庭、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之地”和“一切皆有可能”的机会之城。 评价:赵宝刚“青春三部曲”之一,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强化了深圳“创业天堂”的意象。
随着深圳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都市,这座城市本身成为了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科技和创新高地。影视作品中的深圳,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背景板,其城市景观本身就成为叙事的一部分,承载着关于梦想、财富、爱情和悬疑的现代故事。
在电视剧《北京青年》中,深圳象征着自由与创新的精神家园。剧中一群北京青年为了“重走青春路”而来到深圳创业。深圳在这里象征着远离原生家庭、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之地”。尽管他们的创业过程充满坎坷,但深圳提供的是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氛围和机会。这部剧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进一步强化了深圳在年轻人心目中“创业天堂”的意象。
导演赵宝刚认为:“这座城市年轻、充满活力,与当代青年追求梦想的气质不谋而合。”剧中主人公们选择到深圳创业,正是看中了这里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城市精神。为了真实展现深圳的创业氛围,剧组特地到华强北、南山科技园等地取景,捕捉创业者们的真实状态。这些镜头不仅展现了深圳的城市风貌,更传递出这座城市特有的创新创业文化。

影片名:《美人鱼》(2016)
剧情梗概:影片核心冲突——商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快速发展中的深圳有着深刻的现实映照。以一个童话寓言的形式,反思了飞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 评价:现象级电影,其取景地成为网红打卡地,体现了影视剧对城市旅游的强大带动效应。
电影《美人鱼》的取景地之一选在深圳大鹏新区,制片人表示,深圳既有现代化都市景观,又拥有漂亮的海岸线,这种奇妙的融合正好契合电影的主题。影片中展现的填海造地场景,正是深圳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上映后,拍摄地东山鹿嘴旅游区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是影视作品反哺城市发展的生动例证。
《奇迹·笨小孩》:真实还原创业者的奋斗

影片名:《奇迹·笨小孩》(2022)
剧情梗概:以十几年前的深圳为背景,讲述了年轻人景浩为了给妹妹治病而在深圳华强北创业奋斗、创造奇迹的故事。影片是无数深圳创业者的真实写照,展现了普通人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拼搏精神。 票房:13亿元。
近年来,《奇迹·笨小孩》等作品继续深化着深圳的叙事维度,电影《奇迹·笨小孩》以十几年前的深圳为背景,讲述了景浩这位不到20岁的年轻人如何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一边照顾患有心脏病的妹妹,一边努力生活。他身兼数职,白天在高楼外墙上挥洒汗水,晚上则利用拆修手机的技能谋生。
导演文牧野在阐述创作理念时表示:“我想展现的不是超级英雄,而是普通人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如何通过奋斗创造奇迹。”影片中景浩在华强北创业的故事,正是无数深圳创业者的真实写照。为了确保故事的真实性,编剧团队走访了上百位华强北的创业者,记录下他们跌宕起伏的创业历程。主演易烊千玺为了塑造好景浩这个角色,特地到华强北与年轻的创业者深入交流:“他们身上那种永不服输的韧劲,正是深圳精神的生动体现。有一个创业者告诉我,他曾经连续三年睡在店铺里,每天工作16个小时,最终才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这种奋斗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而在拍摄中,文牧野也感受到了“深圳速度”。影片背景定于2013年到2014年,但是2020年11月文牧野到深圳做案头工作时,“我们发现华强北很多楼面已经改成卖美妆的了。深圳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2013年华强北开始进入转型期到现在,基本上它已经把一个集中化的电子城分散到整个深圳了,我们想找2013年的东西就已经找不到了。”
也因为这部电影,文牧野对深圳多了许多观察:“深圳人对出身、职业、阶层都看得比较淡,崇尚白手起家。我对深圳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这里的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十分强烈。”
从《外来妹》到《奇迹·笨小孩》,影视作品中的深圳影像构成了一部生动饱满的改革开放史。这些作品记录着城市面貌的沧桑巨变,更传承着“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特区精神。当镜头掠过莲花山俯瞰这座奇迹之城,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高楼林立的都市景观,更是一代代奋斗者用梦想和汗水浇灌的希望之地。在这片永远年轻的热土上,新的故事正在发生,新的奇迹等待被书写。这些影视作品就像一面面镜子,既反射着深圳的过去,也映照出这座城市的未来。
编辑 刘珂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02:21腾势是中国第一个新势力豪华品牌,2010年成立,余承东余总竟然是腾势全球首位车主,腾势鱼钩测试210km/h通过,爆胎稳得住,安全实测远超标准。背靠比亚迪,技术强、服务有保障,品牌可靠,买车用车都放心。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