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个班主任为学生开存折,表现好有“钱”奖励

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陈直 罗志高 文/图
2017-12-11 18:18
摘要

在东莞市厚街镇一间小学,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存折,学习自觉、考试高分,都能得到老师的“现金”奖励,学生可用“存款”到班级超市“购物”;相应地,上课开小差、不文明用语,要被“罚钱”。 通过设立“银行”、“存折”、“超市”等概念管理班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东莞市厚街镇一间小学,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存折,学习自觉、考试高分,都能得到老师的“现金”奖励,学生可用“存款”到班级超市“购物”;相应地,上课开小差、不文明用语,要被“罚钱”。

 通过设立“银行”、“存折”、“超市”等概念管理班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设立“银行”管理班级

这份名为《三三银行》的班级管理方案的设计者,是东莞市厚街中心小学三(3)班的班主任周佩欣。

据周老师介绍,《三三银行》方案由积分细则、执行方式、“现金”用途等内容构成。在积分方面,涵盖了学业表现、卫生保洁、纪律操守等奖惩范畴。学业表现好的能加分,分值从1分到50分不等,其中早读自觉朗读、课堂听写满分、单元测试拿高分等表现能得到不同的奖励。自愿参与学校每月的大扫除等方面也有积分奖励。

扣分项主要集中在纪律操守方面,比如上课开小差、乱扔垃圾、不文明用语、同学间发生矛盾冲突、打架等违反纪律的情况都纳入扣分范畴。

在执行方面,方案设计了会计主管、会计等“职务”,班长任会计主管,各组长任会计,负责保管组员的积分存折,每周登记得分和扣分项目。

为做到“收支平衡”,班里还向每位同学每周收取20分的租金。

那么,学生“赚”的钱有何用途?周佩欣在班上开设了超市,“上架”商品有笔、文件袋、削笔刀、星球杯等等,学生们可用自己赚来的“钱”,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在超市里兑换自己心仪的商品。

周老师说,近期还举办一个集市,每个小组分别准备自己要销售的商品,开一个小摊位,这样学生可以当一次小老板,也可以自由选购自己想买的商品。商品除了市班级集市里的,学生也可以从家里带来,进行自由兑换,调动大家进一步参与的积极性。

灵感来自培训及书籍

周佩欣坦言,创办“三三银行”的灵感,来源于学校举办的班主任培训,从优秀班主任前辈那里学到的方法。此外,著名教育学书籍《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也让她受益匪浅。该书中,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美国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但孩子们却在老师雷夫·艾斯奎斯的悉心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

周佩欣被书中倡导的理论和实践结合、亲手劳作、终身阅读等教育理念打动。看完书后,今年暑假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只有学会学习、学会自律,才是真正的成长。于是,就有了班级银行这个实践。”

“该方案自本学期开始实施,总体效果不错,能调动了大多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迟到现象、上课开小差等问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周佩欣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一种好习惯好行为,“虽然学生还没有经济收入,但是在‘银行’里,他们也能用自己的付出和耕耘获得回报,收获到的是一份让自己、父母感到骄傲的喜悦。”

不少家长表示,运用银行的理念来管理班级有新意,新事物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通讯员 陈直 罗志高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