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潮汕到深圳,这350公里2代“鹅痴”走了20年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NzA3NDMzNA==& 小顾
2017-12-11 10:48
摘要

出门在外总是心心念这一口家乡味道



潮州商帮形成于唐朝后期,兴盛于宋元明清,潮州八邑会馆以及潮州商会遍布海内外各地,上世纪初被泰国国王拉玛六世誉为是“东方犹太人”

说起潮汕来,不知道你对潮汕是什么想法,对于小编来说,一提到潮汕,我的小心肝颤两下,第一反应是会做生意,特别是自家生意。

如何会做生意?就从最近挖到的故事说起:

“俘虏”德国小鲜肉的“夫妻卤鹅”

———————

▼▼▼


潮汕本地有个卤鹅摊档——“夫妻卤鹅”,好吃到把德国小鲜肉都“俘虏”到潮州吃卤鹅。可想这家卤鹅档的卤鹅有多让人垂涎欲滴~

“俘虏”德国鲜肉的卤鹅  

说回“卤鹅夫妻”,两夫妻自小就特别爱吃卤味,卤鹅尤为。

当然也因为潮汕卤水是潮汕非常重要的饮食文化之一,在潮汕地区,独特的传统卤鹅,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更是触动在外潮人味蕾的佳肴。

潮汕人可以说对卤鹅百吃不厌,逢年过节更有“无鹅不成席”的说法。

俩小夫妻丈夫小名叫老六,不仅爱吃卤鹅,还爱卤鹅。凡是遇到亲朋好友卤得一手好鹅的一定不耻下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总想从亲朋好友的方子中能让自己的卤鹅技术‘更上一层楼’,渐而久之,身边的人都称老六为“鹅痴”

鹅痴”老六


妻子寻思,既然丈夫这么喜欢卤鹅,何不以此为事业呢?俩小夫妻一拍即合,开始了两夫妻的卤鹅生涯。初出茅庐的小夫妻,最初只有亲朋好友捧场,但是“夫妻卤鹅”味道深得本地人喜欢,口碑越传越远,逐渐从摊位冷清,卤到了本地无人不晓“夫妻卤鹅”的局面。

【夫妻卤鹅】摊档 - 六嫂


回头客越来越多,订单也是接到手软,这对夫妻就这样每日凌晨3点开始卤鹅,早上六七点推着摊档在集市里卖着,这一卖就是十几年。

随着卤鹅越卖越好,卤鹅夫妻也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卤鹅餐厅,但是对卤鹅技术精益求精的老六觉得,既然开餐馆,卤鹅技术一定要‘更上一层楼’才行。

当年求亲朋好友的‘方子’不是难事儿,想要求本地口碑好的餐厅卤鹅方子,想也知道这怎么可能?别人吃饭的家伙给你?教出徒弟饿死师傅,再说,中国技艺从来传内不传外。那咋办呢?

 老六卤鹅

“鹅痴”老六铁了心想要方子的餐馆,一星期蹲点4-5次,打包卤鹅,带瓶小酒到小侄家,一起喝酒吃卤鹅,讨论这家卤鹅方子有哪些独到的地方,讨论出一个味道就自己亲自“实验”。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老六的侄子海远,海远是当地卤鹅界的少壮派,12岁跟着父母开始学习卤鹅,卤鹅门道比老六还丰富。

面对比自己小,卤鹅知识知道得比自己还丰富的侄子,老六并没有摆出长辈的架子,反而经常主动找侄子讨论卤鹅的门道,感情日渐更加的深厚了。

就这样,叔侄俩经过猜测→实验→推翻→总结经验→重新猜测→重新实验,如此这般循环,虽然困难重重,但就这潮汕人这股子劲儿,就这样不断摸索尝试,老六终于如愿,和侄子合伙开了一家卤鹅餐厅。

老六(中间)和侄子海远(右)


于是卤鹅经验达20余年的叔侄两辈开始了他们的卤鹅仕途,每每逢年过节,“游子”归来吃他们的卤鹅总是感叹,出门在外总是心心念这一口家乡味道。侄子海远还年轻,颇有雄心壮志,和叔叔商量,要把这20年的卤鹅味道带出去,让出门在外的潮汕“游子”们在外面打拼也能吃到这一口家乡味道。小伙子好大的魄力,第一步就先把目光放在了咱们大深圳。

叔侄两人趁热打铁,现在正为了深圳的卤鹅餐厅忙前忙后,敲锣打鼓得准备着深圳澄鹅福永店就这样,2代人用20年跨越350公里,把店从潮汕开到了深圳。


(作者:小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